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版主: 版主021
-
- 院長級
- 文章: 28839
-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3, 2006 6:18 pm
- 來自: 黑心島國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2013-06-13 01:42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正式揭露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也就是關係著日本長期發展、經濟結構轉型的「國家成長策略」。這份經濟結構改革的藍圖,在日經指數半年暴漲8成之後的強烈回檔壓力下,被外界批評得體無完膚,特別是日本股市對第三支箭的射出反應冷淡,繼續向下回檔,而日圓兌美元匯價則出現狂升。國際媒體因此紛紛發出「大失所望」的評語,似乎第三支箭一射出就已經失敗。
不過,我們仔細審視安倍所揭露的國家成長戰略,其範圍之廣泛,企圖心之旺盛,堪稱是日本自小泉首相之後,十年來最宏偉的國家戰略規劃。不同於前面二支具有特效藥的箭(財政寬鬆與匯率貶值),第三支箭關係著日本長期的經濟結構轉型,目標是要讓日本與「紐約、倫敦看齊」,成為第一流的國際經濟金融中心。這樣全面的轉型規劃,當然需要時間來落實,最終的成敗,絕對不能以股市投機客短短幾天買賣的漲跌來下定論。
我們更擔心的是,安倍的第三支箭,宣示以全面自由化為改革軸心,不論是經濟特區、農業產銷結構改革、醫生與大學教授聘用的國際化、文創產業外銷、電力市場自由化、基礎建設產業科技化與出口等,這些革新的作為,在在與台灣息息相關,一旦安倍的第三支箭獲得國會同意後快速推動,那麼台灣很可能成為僅次於韓國,淪為安倍經濟學的第二名受害者,這是馬政府與江宜樺內閣不可輕忽的警訊。
日本政府推動經濟特區,可以追溯到小泉擔任日本首相的十年之前,但是當時受到日本官僚體系的阻擋,一直無法發揮應有的成效。此次安倍重新推動經濟特區,一出手就將東京、大阪以及豐田汽車所在的名古屋三個大都會區納入,而且誓言「特區內的公司稅率將大幅調降,而且採用更彈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勞工規範」。
過去十年,台灣受惠於日本企業外移,接收到一部份的日本企業海外投資。如今日本自己搞免稅、彈性外勞的經濟特區,再加上匯率大幅貶值,台灣對日本企業的吸引力大降,甚至可能反向到日本投資設廠。去年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對夏普的投資雖然前功盡棄,但是包括台積電在內,都在評估前進日本投資的可行性。安倍推動自由經濟特區,勢必是台灣政府招商引資的強勁對手。
安倍提出的目標,是創造每年高達70兆日圓、相當於7千億美元或是21兆新台幣的新增民間投資。這個金額聽起來很大,卻只是目前日本企業每年資本支出6千3百億日圓的1.1倍,對日本來說不是太困難的目標。但是國際新增的企業資本支出如果都跑去日本,相對上台灣或者大陸政府的招商,就要喝西北風了。
第三支箭對於「吸引國際人才」也有非常多的著墨。台灣的醫生與醫療體系師承日本,連「白色巨塔」的醫院內鬥爭都學得淋漓盡致,此次安倍誓言要打破日本醫療體系僵化守舊的傳統,開放外國醫師到日本執業、吸引外國醫療體系到日本經營,並且開放網路銷售一般常用藥品,打破藥業既有的藩籬。這項措施對台灣同業具有相當吸引力。
在高等教育方面,安倍要求八所日本頂尖大學,包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騰出1千5百個專職教授的正式職缺,在未來三年之內,引進國際一流的教授與研究學者,徹底將日本的頂尖大學推向國際化。三年之內新增1千5百個國際學者,勢必帶給日本頂尖大學高度的衝擊,相關配套措施的執行,也必然讓日本的大學向國際一流學院看齊。安倍不只是引進國際學者,還要修改制度,讓所有想要出國學習的日本學生,都能獲得政府政策的支持。
農業革命也令人震驚,他的目標是將目前單打獨鬥的小農經濟,轉型為大型企業主導的企業型農業,要將目前每年4千5百億日圓的農業出口值,在2020年前倍增到一兆日圓(相當於新台幣3千億元)。為此安倍要成立具有公信力的中介公司,專門負責將零散的小農農田,整合後出租給大型農業企業,提升日本農業採取規模化、科技化的模式經營。
安倍第三支箭中關於國家戰略產業改革,除了農業之外,還有醫療體系與能源體系的改革。其中發電廠與輸送電網的分拆,將會創造出自由競爭的電力市場。日本的電力產業改革,將會持續帶給僵固、壟斷的台電極為龐大的壓力。
我們看到,安倍正面面對日本產業結構失衡、人口結構老化、基礎服務壟斷與僵化的問題,徹底提出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改革方案。安倍成長策略的格局與企圖心,讓兩個禮拜前才提出不痛不癢13項振興經濟措施的江宜樺內閣,頓時相形遜色。我們可以不斷唱衰日本,但是卻不能忽略到,一旦安倍的經濟改革開始啟動,台灣可能面臨又一波被邊緣化的危機,這是馬政府必須正視的最新挑戰。
2013-06-13 01:42
工商時報
【本報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正式揭露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也就是關係著日本長期發展、經濟結構轉型的「國家成長策略」。這份經濟結構改革的藍圖,在日經指數半年暴漲8成之後的強烈回檔壓力下,被外界批評得體無完膚,特別是日本股市對第三支箭的射出反應冷淡,繼續向下回檔,而日圓兌美元匯價則出現狂升。國際媒體因此紛紛發出「大失所望」的評語,似乎第三支箭一射出就已經失敗。
不過,我們仔細審視安倍所揭露的國家成長戰略,其範圍之廣泛,企圖心之旺盛,堪稱是日本自小泉首相之後,十年來最宏偉的國家戰略規劃。不同於前面二支具有特效藥的箭(財政寬鬆與匯率貶值),第三支箭關係著日本長期的經濟結構轉型,目標是要讓日本與「紐約、倫敦看齊」,成為第一流的國際經濟金融中心。這樣全面的轉型規劃,當然需要時間來落實,最終的成敗,絕對不能以股市投機客短短幾天買賣的漲跌來下定論。
我們更擔心的是,安倍的第三支箭,宣示以全面自由化為改革軸心,不論是經濟特區、農業產銷結構改革、醫生與大學教授聘用的國際化、文創產業外銷、電力市場自由化、基礎建設產業科技化與出口等,這些革新的作為,在在與台灣息息相關,一旦安倍的第三支箭獲得國會同意後快速推動,那麼台灣很可能成為僅次於韓國,淪為安倍經濟學的第二名受害者,這是馬政府與江宜樺內閣不可輕忽的警訊。
日本政府推動經濟特區,可以追溯到小泉擔任日本首相的十年之前,但是當時受到日本官僚體系的阻擋,一直無法發揮應有的成效。此次安倍重新推動經濟特區,一出手就將東京、大阪以及豐田汽車所在的名古屋三個大都會區納入,而且誓言「特區內的公司稅率將大幅調降,而且採用更彈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勞工規範」。
過去十年,台灣受惠於日本企業外移,接收到一部份的日本企業海外投資。如今日本自己搞免稅、彈性外勞的經濟特區,再加上匯率大幅貶值,台灣對日本企業的吸引力大降,甚至可能反向到日本投資設廠。去年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對夏普的投資雖然前功盡棄,但是包括台積電在內,都在評估前進日本投資的可行性。安倍推動自由經濟特區,勢必是台灣政府招商引資的強勁對手。
安倍提出的目標,是創造每年高達70兆日圓、相當於7千億美元或是21兆新台幣的新增民間投資。這個金額聽起來很大,卻只是目前日本企業每年資本支出6千3百億日圓的1.1倍,對日本來說不是太困難的目標。但是國際新增的企業資本支出如果都跑去日本,相對上台灣或者大陸政府的招商,就要喝西北風了。
第三支箭對於「吸引國際人才」也有非常多的著墨。台灣的醫生與醫療體系師承日本,連「白色巨塔」的醫院內鬥爭都學得淋漓盡致,此次安倍誓言要打破日本醫療體系僵化守舊的傳統,開放外國醫師到日本執業、吸引外國醫療體系到日本經營,並且開放網路銷售一般常用藥品,打破藥業既有的藩籬。這項措施對台灣同業具有相當吸引力。
在高等教育方面,安倍要求八所日本頂尖大學,包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騰出1千5百個專職教授的正式職缺,在未來三年之內,引進國際一流的教授與研究學者,徹底將日本的頂尖大學推向國際化。三年之內新增1千5百個國際學者,勢必帶給日本頂尖大學高度的衝擊,相關配套措施的執行,也必然讓日本的大學向國際一流學院看齊。安倍不只是引進國際學者,還要修改制度,讓所有想要出國學習的日本學生,都能獲得政府政策的支持。
農業革命也令人震驚,他的目標是將目前單打獨鬥的小農經濟,轉型為大型企業主導的企業型農業,要將目前每年4千5百億日圓的農業出口值,在2020年前倍增到一兆日圓(相當於新台幣3千億元)。為此安倍要成立具有公信力的中介公司,專門負責將零散的小農農田,整合後出租給大型農業企業,提升日本農業採取規模化、科技化的模式經營。
安倍第三支箭中關於國家戰略產業改革,除了農業之外,還有醫療體系與能源體系的改革。其中發電廠與輸送電網的分拆,將會創造出自由競爭的電力市場。日本的電力產業改革,將會持續帶給僵固、壟斷的台電極為龐大的壓力。
我們看到,安倍正面面對日本產業結構失衡、人口結構老化、基礎服務壟斷與僵化的問題,徹底提出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改革方案。安倍成長策略的格局與企圖心,讓兩個禮拜前才提出不痛不癢13項振興經濟措施的江宜樺內閣,頓時相形遜色。我們可以不斷唱衰日本,但是卻不能忽略到,一旦安倍的經濟改革開始啟動,台灣可能面臨又一波被邊緣化的危機,這是馬政府必須正視的最新挑戰。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high light一下
台灣會去日本搶醫療市場嗎
(咦) (咦)
意思是說第三支箭對於「吸引國際人才」也有非常多的著墨。台灣的醫生與醫療體系師承日本,連「白色巨塔」的醫院內鬥爭都學得淋漓盡致,此次安倍誓言要打破日本醫療體系僵化守舊的傳統,開放外國醫師到日本執業、吸引外國醫療體系到日本經營,並且開放網路銷售一般常用藥品,打破藥業既有的藩籬。這項措施對台灣同業具有相當吸引力。
台灣會去日本搶醫療市場嗎
(咦) (咦)
-
- 註冊會員
- 文章: 1010
-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29, 2009 3:56 p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咦)安倍提出的目標,是創造每年高達70兆日圓、相當於7千億美元或是21兆新台幣的新增民間投資。這個金額聽起來很大,卻只是目前日本企業每年資本支出6千3百億日圓的1.1倍,對日本來說不是太困難的目標。
數字錯了吧
- chichang
- 科主任級
- 文章: 5470
-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06, 2008 5:32 pm
- 來自: pluto
-
- V4
- 文章: 4516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13, 2006 5:24 a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日本電力怎麼弄, 不會影響台電, 台電又沒去日本經營!
日本產業外移, 又不是單單稅金或人力的問題, 減稅&引進外勞沒用,
即使有用, 稅金少, 國民就業機會增加少, 對日本好處少
像鴻海跑到大陸設廠都嫌太貴了, 不會去日本設廠,
即使去設廠, 投資也是局限
外國醫生(教授)搶了日本醫生(教授) 飯碗, 對日本也沒多少好處
這第三支箭, 我看沒用
------------------------------------
其實我不認為日本經濟差,
日本人均所得46,000美金, 中國人均所得6,000美金,
日本只要成長1.5%(690美金), 勝過中國增加10%(600美金)
日本經濟根本是很好, 經濟差是唉爽的啦
日本產業外移, 又不是單單稅金或人力的問題, 減稅&引進外勞沒用,
即使有用, 稅金少, 國民就業機會增加少, 對日本好處少
像鴻海跑到大陸設廠都嫌太貴了, 不會去日本設廠,
即使去設廠, 投資也是局限
外國醫生(教授)搶了日本醫生(教授) 飯碗, 對日本也沒多少好處
這第三支箭, 我看沒用
------------------------------------
其實我不認為日本經濟差,
日本人均所得46,000美金, 中國人均所得6,000美金,
日本只要成長1.5%(690美金), 勝過中國增加10%(600美金)
日本經濟根本是很好, 經濟差是唉爽的啦
- k4210
- V1
- 文章: 1347
-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9, 2010 10:43 p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阿賢可以去日本發展,以「台灣水電工」的招牌和南佳也、鈴木一徹、東尼大木superdog 寫:第三支箭 對 日本的 AV產業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影響? (賊)
等一較長短。 (偽可愛)
今日天晴,浪高。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力努力。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力努力。
- shuhuez5460
- 科主任級
- 文章: 6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20, 2008 10:15 am
-
- 院長級
- 文章: 27051
-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08, 2006 6:50 pm
-
- V1
- 文章: 1096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11, 2009 8:33 p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日本若開放海外醫療專業人員, 或許對某些懂日語的台灣醫師是機會auricle 寫: 第三支箭對於「吸引國際人才」也有非常多的著墨。台灣的醫生與醫療體系師承日本,連「白色巨塔」的醫院內鬥爭都學得淋漓盡致,此次安倍誓言要打破日本醫療體系僵化守舊的傳統,開放外國醫師到日本執業、吸引外國醫療體系到日本經營,並且開放網路銷售一般常用藥品,打破藥業既有的藩籬。這項措施對台灣同業具有相當吸引力。
不過若設身處地想自己是日本醫師, 可能也會有被搶飯碗的感覺
然而,
經濟自由化是對經濟發展重要的項目, 特定產業過度的保護會造成競爭力的衰退.
世界上對海外醫療人員最開放的是美國, 美國的醫療又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並沒有因為引入海外人員而降低素質.
台灣一方面在害怕波陸搶飯碗之時,
其實不知不覺也出現了這種矛盾, 要如何衡量平衡實在需要智慧.
-
- 院長級
- 文章: 27051
-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08, 2006 6:50 p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台灣的情況和美國大陸日本都不同dtemer92 寫: 日本若開放海外醫療專業人員, 或許對某些懂日語的台灣醫師是機會
不過若設身處地想自己是日本醫師, 可能也會有被搶飯碗的感覺
然而,
經濟自由化是對經濟發展重要的項目, 特定產業過度的保護會造成競爭力的衰退.
世界上對海外醫療人員最開放的是美國, 美國的醫療又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並沒有因為引入海外人員而降低素質.
台灣一方面在害怕波陸搶飯碗之時,
其實不知不覺也出現了這種矛盾, 要如何衡量平衡實在需要智慧.
台灣醫師證書等於執業執照 就業率百分百
這是獨步全球
其他國家 拿到證書離就業還很遠
-
- 註冊會員
- 文章: 357
-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9, 2011 12:11 p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1985年以前,台灣醫界刊載日本無醫村徵求台灣會日語的醫師(一年徵求約50位台灣醫師)
隨著中國開放政策改變,1986年以後,日本無醫村徵求中國東北(前滿州國)會日語的醫師
所以台灣醫師這一條路已經沒有
現在日本醫師執照考試,最後一關是三位日本教授的口試
相當困難,相當困難..........除非你是日本人
隨著中國開放政策改變,1986年以後,日本無醫村徵求中國東北(前滿州國)會日語的醫師
所以台灣醫師這一條路已經沒有
現在日本醫師執照考試,最後一關是三位日本教授的口試
相當困難,相當困難..........除非你是日本人
一個態度,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
一個生活,也不是單純的看熱鬧,既不什麼簡單的路過;
一種娛樂,冷眼旁觀他人的喧囂,靜靜品味自己的沉默;
一個生活,也不是單純的看熱鬧,既不什麼簡單的路過;
一種娛樂,冷眼旁觀他人的喧囂,靜靜品味自己的沉默;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阿賢可是獨騎300K的超勇腳,加疼鷹那根小小手指頭不夠看啦!shuhuez5460 寫:阿賢要先過加藤鷹這一關再說吧
不然也是後備汁男開始當起
卡卡西老師說:
果然是意外性第一的忍者啊!
果然是意外性第一的忍者啊!
- DR.HSU
- Angel
- 文章: 20167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當日本首相真不錯可以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在台灣根本行不通.相關利益團體一杯葛.甚麼好的改革馬上就破局.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
- R2
- 文章: 251
-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29, 2011 10:00 am
- 來自: +1
- jameson1031
- V4
- 文章: 4680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07, 2010 9:37 am
- 來自: 高雄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日幣對美元開始由貶轉升
日股也由16000跌到12000
離通膨2%還很遠
日債大跌拖累日本銀行
加上保守勢力的反撲
看來第三支箭是射得很辛苦⋯
日股也由16000跌到12000
離通膨2%還很遠
日債大跌拖累日本銀行
加上保守勢力的反撲
看來第三支箭是射得很辛苦⋯
Find the joy in your life.


-
- V4
- 文章: 4516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13, 2006 5:24 a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藉由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只能是一時的效果jameson1031 寫:日幣對美元開始由貶轉升
日股也由16000跌到12000
離通膨2%還很遠
日債大跌拖累日本銀行
加上保守勢力的反撲
看來第三支箭是射得很辛苦⋯
推斷日本經濟趨勢是向下:
1. 日本老年人口比率高, 不工作的多
2. 日本新技術突破慢, 競爭者技術趕上得快
-
- V1
- 文章: 1096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11, 2009 8:33 pm
Re: 社論-小心安倍的第三支箭
醫師在大部分國家, 都還是被相對保護的職業Nicholas 寫:台灣的情況和美國大陸日本都不同
台灣醫師證書等於執業執照 就業率百分百
這是獨步全球
其他國家 拿到證書離就業還很遠
否則醫師要跨國行醫就不會這麼困難了
而大多數國家醫學院畢業的學生, 實際上也都沒有太大的就業問題.
所以台灣其實沒有比較特例.
任何國家, 會開始引進外國醫師, 不外乎都是 "本國醫師人力的缺乏"
所以台灣也沒有比較特例, 美國也沒有比較有遠見; 只是他們更有制度.
舉例而言, 美國當時會開始引進外國畢業生,
是因為二戰及越戰等,
許多美國年輕人參戰去, 包括醫生, 導致醫師短缺的現象.
所以經過評估後開始引進外國醫師,
剛開始是跟本國畢業生NBME一起辦理
後來才獨立出ECFMG
現在RN招外國護理師, 不也是因為美國國內缺護士嗎
道理都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