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chienchun
V3
V3
文章: 3476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12, 2011 11:19 pm
表達感謝: 1 次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chienchun »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2013/01/22
【聯合報╱江東亮】
全民健保是台灣之寶,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它能永續經營。所以,全民健保一旦發生財務危機,甚至連總統都跳出來喊話──陳水扁前總統說:「健保不能倒,健保要更好」,馬英九總統則表示:「不能讓健保倒,健保也不會倒」。然而,光靠信心喊話絕對不夠,要全民健保不倒,就必須記住兩大法則,不停的改革。

法則一:

保所有人,不保每一項服務

錢永遠不夠用,是全民健保的終極挑戰。12年後這個問題會更加棘手,因為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人口占20%以上──醫療費用不斷大幅成長,而繳保費人口卻急遽下降。因此,不能不未雨綢繆,採新全民主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新全民主義就是:保所有人,不保每一項服務 (coverage for all, not coverage of everything),亦即依然是全民納保,但健保給付內容卻必須謹慎選擇。

實踐新全民主義,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全民健保要花多少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最終考量應該是經濟發展好壞,因為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換句話說,就是「收(入)多少,付多少」,而不是「付多少,收多少(保險費)」。這也意謂,必須特別重視被保險人的經濟能力與意願。

其次,誰來決定花多少錢?根據二代健保法,全民健康保險會是審議收支連動的法定組織,唯健保會係二級行政機關的內部單位,其決議仍須經衛生署及行政院的核定,並送立法院備查。

第三,錢要怎麼花?這不是「保大,不保小」的問題,而是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亦即能不能挽救生命,有沒有明顯改善病人健康,是納入健保給付的必要條件。本質上,全民健保應以購買健康為目標,而不是醫療服務本身。

目前一些非屬醫療必要之服務及藥物,已經不列入健保給付範圍,但以後隨著人口老化及醫療科技發展,全民健保將面臨更多新藥物進場及無效醫療退場的挑戰。例如:對於全國一萬多名依賴呼吸器維生的植物人,未來健保會是否會調整呼吸器給付條件?以及如何調整?

法則二:

物物相關,醫療改革永不止息

就生態觀點而言,全民健保是醫療體系的一環,而醫療體系又是大社會環境的一環。因此,不重視生態法則,全民健保將難永續經營。

物物相關(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是第一生態法則,說明萬事萬物之間存在複雜而密切的關係,彼此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改變其中任何事物,必然對其他事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甚至發生蝴蝶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

今天,許多醫界朋友及社會人士,相信台灣醫療體系已瀕臨崩壞,並且抱怨是全民健保惹的禍。但從物物相關的觀點來看,話只說了一半;這應該是十八年來,全民健保與醫療體系共舞,彼此相生相剋的結果。

全民健保開辦後,大量資金注入醫療體系,提供醫療院所成長茁壯的養分。湊巧的是,接著衛生署也開始鬆綁醫療法規,不再嚴格管制醫院的興建與擴張,加上轉診制度幾乎不存在,大型醫院因此加速成長:從1994年到2000年,短短六年之間,醫學中心就由13家增加為23家,區域醫院由45家增加為63家。

隨著大型醫院家數的增加與擴張,醫療體系也出現許多明顯變化,包括小型醫院家數不斷減少,住院醫師招收困難,以及醫療費用的急遽高漲。接著,全民健保開始發生財務危機,並且祭出醫療費用控制手段,包括增加部分負擔及實施各種支付制度改革,甚至提高保險費率。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全民健保的改革措施大都屬於短期策略,常只憑添醫界與病人的哀嘆聲。至於長期策略──醫療體系改革,握在衛生署的手裡,但這幾年衛生署卻把它交給自由市場,而自己陶醉在全民健保的美夢中,睡著了。

醒來吧,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醒來吧!我們不可能再把醫療財源籌措交回給自由市場,因為當年就是看到自由市場無法提供我們醫療安全保障,才選擇走上全民健保這條路。

既然不能回頭,就要有永續經營的決心與勇氣,根據新全民主義及物物相關法則,不停的改革──改革全民健保,改革醫療體系。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本文作者江東亮,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全文網址: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 健康名人堂 - 生活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 ... z2IfkwR13h
desktop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31718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5:19 pm
來自: 歡婆鄉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desktop »

廢話真多

健保不倒就四個字 總額預算 (挖鼻孔)
台灣是個寶島
lionelchiu
科主任級
科主任級
文章: 6021
註冊時間: 週三 6月 17, 2009 12:39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lionelchiu »

就每年總額不要成長就不會倒了啊
頂讓診所,新北市戰區,店面寬近國小
意者私訊給我
droveye
V2
V2
文章: 2374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04, 2008 10:19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droveye »

desktop 寫:廢話真多

健保不倒就四個字 總額預算 (挖鼻孔)
醫師會倒?
Nicholas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7051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08, 2006 6:50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Nicholas »

desktop 寫:廢話真多

健保不倒就四個字 總額預算 (挖鼻孔)
(爽) (爽) (爽) (爽) (爽)
滿篇廢話!
講什麼碗棵?
Judy May
CR
CR
文章: 749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4, 2008 9:06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Judy May »

chienchun 寫: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2013/01/22
【聯合報╱江東亮】
全民健保是台灣之寶,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它能永續經營。所以,全民健保一旦發生財務危機,甚至連總統都跳出來喊話──陳水扁前總統說:「健保不能倒,健保要更好」,馬英九總統則表示:「不能讓健保倒,健保也不會倒」。然而,光靠信心喊話絕對不夠,要全民健保不倒,就必須記住兩大法則,不停的改革。

法則一:

保所有人,不保每一項服務

錢永遠不夠用,是全民健保的終極挑戰。12年後這個問題會更加棘手,因為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人口占20%以上──醫療費用不斷大幅成長,而繳保費人口卻急遽下降。因此,不能不未雨綢繆,採新全民主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新全民主義就是:保所有人,不保每一項服務 (coverage for all, not coverage of everything),亦即依然是全民納保,但健保給付內容卻必須謹慎選擇。

實踐新全民主義,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全民健保要花多少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最終考量應該是經濟發展好壞,因為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換句話說,就是「收(入)多少,付多少」,而不是「付多少,收多少(保險費)」。這也意謂,必須特別重視被保險人的經濟能力與意願。

其次,誰來決定花多少錢?根據二代健保法,全民健康保險會是審議收支連動的法定組織,唯健保會係二級行政機關的內部單位,其決議仍須經衛生署及行政院的核定,並送立法院備查。

第三,錢要怎麼花?這不是「保大,不保小」的問題,而是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亦即能不能挽救生命,有沒有明顯改善病人健康,是納入健保給付的必要條件。本質上,全民健保應以購買健康為目標,而不是醫療服務本身。

目前一些非屬醫療必要之服務及藥物,已經不列入健保給付範圍,但以後隨著人口老化及醫療科技發展,全民健保將面臨更多新藥物進場及無效醫療退場的挑戰。例如:對於全國一萬多名依賴呼吸器維生的植物人,未來健保會是否會調整呼吸器給付條件?以及如何調整?

法則二:

物物相關,醫療改革永不止息

就生態觀點而言,全民健保是醫療體系的一環,而醫療體系又是大社會環境的一環。因此,不重視生態法則,全民健保將難永續經營。

物物相關(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是第一生態法則,說明萬事萬物之間存在複雜而密切的關係,彼此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改變其中任何事物,必然對其他事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甚至發生蝴蝶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

今天,許多醫界朋友及社會人士,相信台灣醫療體系已瀕臨崩壞,並且抱怨是全民健保惹的禍。但從物物相關的觀點來看,話只說了一半;這應該是十八年來,全民健保與醫療體系共舞,彼此相生相剋的結果。

全民健保開辦後,大量資金注入醫療體系,提供醫療院所成長茁壯的養分。湊巧的是,接著衛生署也開始鬆綁醫療法規,不再嚴格管制醫院的興建與擴張,加上轉診制度幾乎不存在,大型醫院因此加速成長:從1994年到2000年,短短六年之間,醫學中心就由13家增加為23家,區域醫院由45家增加為63家。

隨著大型醫院家數的增加與擴張,醫療體系也出現許多明顯變化,包括小型醫院家數不斷減少,住院醫師招收困難,以及醫療費用的急遽高漲。接著,全民健保開始發生財務危機,並且祭出醫療費用控制手段,包括增加部分負擔及實施各種支付制度改革,甚至提高保險費率。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全民健保的改革措施大都屬於短期策略,常只憑添醫界與病人的哀嘆聲。至於長期策略──醫療體系改革,握在衛生署的手裡,但這幾年衛生署卻把它交給自由市場,而自己陶醉在全民健保的美夢中,睡著了。

醒來吧,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醒來吧!我們不可能再把醫療財源籌措交回給自由市場,因為當年就是看到自由市場無法提供我們醫療安全保障,才選擇走上全民健保這條路。

既然不能回頭,就要有永續經營的決心與勇氣,根據新全民主義及物物相關法則,不停的改革──改革全民健保,改革醫療體系。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本文作者江東亮,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全文網址: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 健康名人堂 - 生活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 ... z2IfkwR13h
老套!

光是聽他說「不停的改革...」就知道國家的亂源在哪?

改革! 總要把握要改什麼? 改了以後會怎樣? 改了以後的結果會不會又需要另一個改革來補救?

在我看來, 改革背後龐大的預算資源才是改革最大的動機推手,
通常,
非常積極推動非改不可的人確實值得懷疑!
說穿了,
改革本身必然有利益的轉移,
但是舉目所見,
它本身涉有的正義問題總是不去解決,
反而一心一意使力在利益重分配上面!

再補充一句,
那些極力推動改革的成員之中,
必然有一位,或者是幾位,
是負責分配黃油的人!
頭像
lupin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6836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05, 2009 10:38 am
來自: DC UNIVERSE
擁有感謝: 1 次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lupin »

所有以「全民健保永續經營」為前提的改革,都是詐術
人生有三苦:
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覺得痛苦;
二苦是,你付出了許多代價,得到了,卻不過如此,所以你覺得痛苦;
三苦是,你輕易放棄了,後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麼重要,所以你覺得痛苦
頭像
草帽小子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文章: 8099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6, 2008 9:18 pm
來自: 南部
表達感謝: 2 次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草帽小子 »

lupin 寫:所有以「全民健保永續經營」為前提的改革,都是詐術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爽) (爽) (爽)
1984:
當記憶已經靠不住,書面記錄也經過偽造,
到這個時候,
黨宣稱他們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也只能相信了。
頭像
hitachi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2848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06, 2010 6:28 a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hitachi »

回一篇

全民健保必倒的兩大法則

老實說,小弟不知道這個「江東亮」是什麼來歷

但是這篇文章,根本是胡扯一通
把黑的硬要說成白的
他說的這兩條法則,根本就是「健保必倒的兩大法則」

法則一:保所有人,不保每一項服務
法則二:物物相關,醫療改革永不止息

法則一
健保保所有人,
「不論是已經繳很多保費的人,還是第一年繳保費的人」
「不論是愛惜自己的人,還是惡搞自己的人」
喝酒的、抽煙的、吃檳榔的、騎機車不戴安全帽的
不論怎麼「惡搞自己的身體」
一張健保卡都保
如果得了癌症,還花的更凶

這些錢,都是原本年輕人要投資在自己和下一代的錢
就這樣被政府強迫徵收,
所謂「新全民主義」不過是「世代剝削」的另一個藉口
所以「不能交給自由市場」,不過是「交給少數權貴」的獨裁想法

法則二
醫療改革永不停止,更是惡夢

因為不懂得「權責相符」,
所以什麼國外的方法都「只學半套」

說是「改革」,根本是「亂搞一通」
先把「論件計酬」打成洪水猛獸
把「藥價差」打成「藥價黑洞」
用「搞選舉的抹黑手段」搞「醫療改革」

然後搞出一大堆「花錢的試辦方案」
花了3000多萬的「藥師關懷」
省了2000萬的「藥費支出」
現賠1000萬的「改革」
明年還要「擴大辦理」

這些「假改革,真A人民血汗錢」的作為
才是健保最大的黑洞!!

所以這位「江先生」
很遺憾通知你

文不對題,零分!!
從臉書被關到現在
只能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小弟就潛在水裡按讚

忙著上班,教小孩
一不小心還升官了

終於比較有空一點點
慢慢地把文章搬進blogger
準備悄悄開張
醫聲論壇的日立大

我就直接DITTO了
醫界小兵fb關閉
Easyplayer
V1
V1
文章: 1603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9, 2006 7:13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Easyplayer »

上聯 廉價醫療吃夠夠
下聯 苛刻司法綁死死
橫批 血汗健保
頭像
truelovecoco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0824
註冊時間: 週六 6月 24, 2006 1:03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truelovecoco »

Easyplayer 寫:上聯 廉價醫療吃夠夠
下聯 苛刻司法綁死死
橫批 血汗健保
民眾 : 不爽不要幹 (打小人)
sjs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387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03, 2012 2:55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sjs »

truelovecoco 寫:
Easyplayer 寫:上聯 廉價醫療吃夠夠
下聯 苛刻司法綁死死
橫批 血汗健保
民眾 : 不爽不要幹 (打小人)
其實,要改變血汗健保制度,改善恐龍司法對醫療人員的無理追訴,
最後的正解,也許真的就是 「(醫師)不爽不要幹」。
鄉民早已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醫師自己想不開、做不到罷了。
頭像
hitachi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2848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06, 2010 6:28 a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hitachi »

sjs 寫:
truelovecoco 寫:
Easyplayer 寫:上聯 廉價醫療吃夠夠
下聯 苛刻司法綁死死
橫批 血汗健保
民眾 : 不爽不要幹 (打小人)
其實,要改變血汗健保制度,改善恐龍司法對醫療人員的無理追訴,
最後的正解,也許真的就是 「(醫師)不爽不要幹」。
鄉民早已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醫師自己想不開、做不到罷了。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就是「不爽不要幹」
如果有一家老小要養的,也請「只渡有緣人」
「依法行醫」、「防衛醫療」做好
風向慢慢會改變的… (幸福御守)
從臉書被關到現在
只能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小弟就潛在水裡按讚

忙著上班,教小孩
一不小心還升官了

終於比較有空一點點
慢慢地把文章搬進blogger
準備悄悄開張
醫聲論壇的日立大

我就直接DITTO了
醫界小兵fb關閉
頭像
newshin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91989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14, 2010 10:52 am
擁有感謝: 19 次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newshine »

有看沒有懂的文章
(咦) (咦) (咦)
頭像
k4210
V1
V1
文章: 1347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9, 2010 10:43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k4210 »

對一個壞政府而言,最危險的時候,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候.
滿清政府如此,法國波旁王朝如此.鑑往知來,台灣的健保
也是如此.
今日天晴,浪高。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力努力。
頭像
hjh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8909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05, 2008 11:39 am
來自: Taiwan Formosa
表達感謝: 3 次
擁有感謝: 20 次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hjh »

全民健康保險會是審議收支連動的法定組織,唯健保會係二級行政機關的內部單位,其決議仍須經衛生署及行政院的核定
那不就跟以前一樣
那還收支連動個flatus
(無盡漩渦)
Bennedy
R1
R1
文章: 118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7, 2013 8:31 p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Bennedy »

健保制度應該要能夠財務自給自足,且不應預設總額。如果錢不夠用,就應該縮減保險範圍,而不是設一個總額逼醫護人員過苦日子,這是不對的。
頭像
totolo
R1
R1
文章: 137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29, 2012 10:22 am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totolo »

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應該是
1. 繼續維持總額制,點值下降由醫界吸收
2. 永不漲健保費
(濕) (濕)
頭像
smallant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105515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8 5:50 pm
表達感謝: 41 次
擁有感謝: 49 次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smallant »

desktop 寫:廢話真多

健保不倒就四個字 總額預算 (挖鼻孔)
超級大正解
頭像
smallant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105515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8 5:50 pm
表達感謝: 41 次
擁有感謝: 49 次

Re: 江東亮/全民健保不倒的兩大法則

文章 smallant »

droveye 寫:
desktop 寫:廢話真多

健保不倒就四個字 總額預算 (挖鼻孔)
醫師會倒?
政府沒在怕
台灣醫師倒了
立即全面開放中國,東歐,拉丁美洲,東南亞醫師進口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