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版主: 版主021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字
+字
中央社 – 2013年1月20日 上午11:34
家庭醫師制專題2(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0日電)家庭醫師制上路逾10年,民團認為成效不彰應設退場制,醫界認為「誘因」不足。
家庭醫師制上路逾10年,診所參與率近24%,服務全國11%民眾,二代健保也以強化家庭責任醫師制為主。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家庭醫師整合計畫在每年都被檢討,不論從收案對象及參與率分析,家庭醫師計畫成效有限,基層醫療院所參與率低。
她說,對診所醫師而言,有加入與沒有加入所提供的服務沒有差,但是若參與計畫則需要增加不少行政程序,「很麻煩」。
滕西華說,有一些參與計畫的醫療群竟然在賣健康食品,健保局10年花100億元,建議健保局應審慎評估並訂出落日規定,幾年成效不彰時應有退場機制。
衛生署健保局主任秘書蔡淑鈴說,有無參與社區醫療家庭醫師的不同在於「責任」,沒有加入的醫師只有在患者約診的時間才有責任,而有加入的醫師是連患者沒約診看病的其他時間都有責任,兩者間具有長期關係。
蔡淑鈴說,普遍來說,國內的醫師不希望與患者建立長期關係,等到有病再看病就好,而家庭醫師制的精神是希望民眾得到「全人照護」,而非門診單次照護,因此參與醫療網的醫師需要提供24小時諮詢電話。
蔡淑鈴指出,全國有3/4診所醫師不希望有過多責任,然而病患的意願也沒有很積極,若病患有需要則醫師也會改變,由於病患沒有固定就醫習慣,需求市場直接影響供給市場,因此只有1/4醫師願意多扮演多一點的角色。
在給付的部分,健保局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林阿明表示,給付照顧社區醫療群內會員的醫師,個案管理費每年是新台幣250元,績效獎勵是550元。
衛生署前副署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李龍騰表示,「沒有誘因」,有加入與沒有加入間的差別在於,有加入的診所反而多了更多的程序、需填寫一些評核表,建議應簡化程序。
他說,健保局擔心的是醫學中心沒有門診收入的反彈,健保及醫療資源集中在大醫院,診所占不到1/3,與美國和加拿大相反,從長遠目標考量,家醫制可提供民眾健康與生活品質,制度面應改革,要有魄力。
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黃信彰表示,除民眾就醫習慣再教育外,衛生署也應落實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小病診所看,醫學中心做急重症處理,讓呈倒三角形(醫學中心在上、診所在下)的醫療資源與使用率轉型成為正三角形,從「誘因」引導改革。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社區醫學部主任張震慶表示,美國家庭醫師制推的好是因為美國的幅員廣大,而且有強制的分級轉診制,若跳過家庭醫師到大醫院,則醫療費用是雙倍。
張震慶說,台灣就醫太便利,且沒有強制力因此執行效益有限,此外,也缺乏分級轉診制,不過家醫計畫是好的、是理想的,但需要的是醫師的熱心與改革,若沒有改革則再執行10年成果也是差不多。1020120
http://tw.news.yahoo.com/%E8%AA%98%E5%9 ... 14275.html
-字
+字
中央社 – 2013年1月20日 上午11:34
家庭醫師制專題2(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0日電)家庭醫師制上路逾10年,民團認為成效不彰應設退場制,醫界認為「誘因」不足。
家庭醫師制上路逾10年,診所參與率近24%,服務全國11%民眾,二代健保也以強化家庭責任醫師制為主。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家庭醫師整合計畫在每年都被檢討,不論從收案對象及參與率分析,家庭醫師計畫成效有限,基層醫療院所參與率低。
她說,對診所醫師而言,有加入與沒有加入所提供的服務沒有差,但是若參與計畫則需要增加不少行政程序,「很麻煩」。
滕西華說,有一些參與計畫的醫療群竟然在賣健康食品,健保局10年花100億元,建議健保局應審慎評估並訂出落日規定,幾年成效不彰時應有退場機制。
衛生署健保局主任秘書蔡淑鈴說,有無參與社區醫療家庭醫師的不同在於「責任」,沒有加入的醫師只有在患者約診的時間才有責任,而有加入的醫師是連患者沒約診看病的其他時間都有責任,兩者間具有長期關係。
蔡淑鈴說,普遍來說,國內的醫師不希望與患者建立長期關係,等到有病再看病就好,而家庭醫師制的精神是希望民眾得到「全人照護」,而非門診單次照護,因此參與醫療網的醫師需要提供24小時諮詢電話。
蔡淑鈴指出,全國有3/4診所醫師不希望有過多責任,然而病患的意願也沒有很積極,若病患有需要則醫師也會改變,由於病患沒有固定就醫習慣,需求市場直接影響供給市場,因此只有1/4醫師願意多扮演多一點的角色。
在給付的部分,健保局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林阿明表示,給付照顧社區醫療群內會員的醫師,個案管理費每年是新台幣250元,績效獎勵是550元。
衛生署前副署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李龍騰表示,「沒有誘因」,有加入與沒有加入間的差別在於,有加入的診所反而多了更多的程序、需填寫一些評核表,建議應簡化程序。
他說,健保局擔心的是醫學中心沒有門診收入的反彈,健保及醫療資源集中在大醫院,診所占不到1/3,與美國和加拿大相反,從長遠目標考量,家醫制可提供民眾健康與生活品質,制度面應改革,要有魄力。
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黃信彰表示,除民眾就醫習慣再教育外,衛生署也應落實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小病診所看,醫學中心做急重症處理,讓呈倒三角形(醫學中心在上、診所在下)的醫療資源與使用率轉型成為正三角形,從「誘因」引導改革。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社區醫學部主任張震慶表示,美國家庭醫師制推的好是因為美國的幅員廣大,而且有強制的分級轉診制,若跳過家庭醫師到大醫院,則醫療費用是雙倍。
張震慶說,台灣就醫太便利,且沒有強制力因此執行效益有限,此外,也缺乏分級轉診制,不過家醫計畫是好的、是理想的,但需要的是醫師的熱心與改革,若沒有改革則再執行10年成果也是差不多。1020120
http://tw.news.yahoo.com/%E8%AA%98%E5%9 ... 14275.html
-
- 院長級
- 文章: 16332
- 註冊時間: 週一 7月 10, 2006 12:59 pm
- 來自: tainan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31718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5:19 pm
- 來自: 歡婆鄉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生意好診所,給的配額多,但這點錢,拿文書時間,隨便看幾診就超過
生意差的,給的名額少,收的CoCo不夠給電腦公司,醫院抽成跟雜支,不如回家陪小孩玩
心得:退出最合算 (賊)
生意差的,給的名額少,收的CoCo不夠給電腦公司,醫院抽成跟雜支,不如回家陪小孩玩
心得:退出最合算 (賊)
台灣是個寶島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從來沒加入過 (阿飄)smallant 寫:早就退出了desktop 寫:生意好診所,給的配額多,但這點錢,拿文書時間,隨便看幾診就超過
生意差的,給的名額少,收的CoCo不夠給電腦公司,醫院抽成跟雜支,不如回家陪小孩玩
心得:退出最合算 (賊)
台灣最大黨
反對共產黨
反對共產黨
- YAUCHIU
- R3
- 文章: 362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5, 2009 10:24 pm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跟署局共舞,無異於與虎謀皮,大家覺悟吧!
一切隨緣。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抖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抖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 CR
- 文章: 634
- 註冊時間: 週二 1月 15, 2008 11:44 am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結果今天健保局打承辦小姐電話給我,叫我去聽整合照護說明會。以前就參加過家醫計畫,還特別請一位文書小姐專職處理,因為我們醫群XXOO,結果是退出。現在又來了,應該是預期出席率低,才叫我去的。
Ducati, Harley, Moto Guzzi
- sheepin
- 科主任級
- 文章: 5010
-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6, 2007 12:47 am
- 聯繫: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可以sheepin 寫:我也收到邀請函
可是像我這種專科診所(完全沒有看感冒或內科慢性病)
應該也沒辦法參加吧?
可是效用不大
而且要去上很多的家醫課程
(壓力) (壓力) (壓力)
-
- R4
- 文章: 440
-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8, 2009 10:01 pm
- 擁有感謝: 1 次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任何的試辦計劃都不會有成效的 因為這跟台灣人的就醫習慣不一樣.
像我收案的病人 我努力的叫他減少看診次數 但是就被附近別的診所鼓吹作了很多重複的檢查 看了很多次別家的門診 請問健保局 我能怎麼辦?
像我收案的病人 我努力的叫他減少看診次數 但是就被附近別的診所鼓吹作了很多重複的檢查 看了很多次別家的門診 請問健保局 我能怎麼辦?
-
- V2
- 文章: 2785
-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19, 2007 1:33 pm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G8G:我們會加強醫師的觀念與訓練 科科fatorange 寫:任何的試辦計劃都不會有成效的 因為這跟台灣人的就醫習慣不一樣.
像我收案的病人 我努力的叫他減少看診次數 但是就被附近別的診所鼓吹作了很多重複的檢查 看了很多次別家的門診 請問健保局 我能怎麼辦?
- lotus425
- V2
- 文章: 2900
-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8, 2011 11:39 pm
- 來自: 台北市信義區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家醫科醫師出路很多 開業 看感冒 作體檢 作醫美. 很多人當初選家醫科就是因為他是個少數可以離開醫院 開業獨立耕身的 專科. 很多剛畢業的 家醫科晚輩 看不起 個案管理費每年新台幣250元,績效獎勵是550元的政府補助。
"The one thing I fear most is time; time waits for no one and leaves no options."
-
- 科主任級
- 文章: 5848
-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22, 2008 3:46 pm
Re: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您大概吃G8G的虧還不夠多fatorange 寫:任何的試辦計劃都不會有成效的 因為這跟台灣人的就醫習慣不一樣.
像我收案的病人 我努力的叫他減少看診次數 但是就被附近別的診所鼓吹作了很多重複的檢查 看了很多次別家的門診 請問健保局 我能怎麼辦?
多跟它接觸幾次就會知道了
-
- 院長級
- 文章: 27051
-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08, 2006 6:5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