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 什麼叫貪污與腦殘並存 (挖鼻孔) (馬政府常見的 很怪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412518.shtml
令人怵目驚心的核四難題
【聯合報╱社論】
2012.10.06 02:41 am
經過建建停停及此起彼伏的反核風波,「核四」已變成人們極不想聽到的字眼。它一方面已和「錢坑」畫上等號,另一方面又是顆危險的「不定時炸彈」,卻沒有人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去拆解它,因為這個錢坑已填進了三千多億元。
但人們越迴避與漠視核四議題,它潛藏的風險也就越滾越大。
根據原能會最近完成的核四廠一號機組的安全調查,總共發現了十九個地雷區,包括:電廠管線未依指定規格胡亂安裝,在需要抗輻射的區域誤裝了僅有防水功能的導管,而在非輻射區反而安裝了高規格的抗輻射管線。此外,正在進行試運轉的一號機若干零件壞掉,台電人員竟去拆二號機組上的零件來應急,讓原能會直呼不可思議。
從電廠管線安裝的牛頭不對馬嘴,反映出台電和承包廠商可能對什麼是「輻射區」也缺乏概念,這個驚悚畫面,暴露出台電專業管理的失格。更令人驚駭的是,當原委會官員譴責台電人員時,對方竟以「對不起,我們智能不足」回應。核能電廠的興建是必須戰戰兢兢以對的事,如果可以讓看不懂英文規格及施作說明的台電人員來負責管理、發包和監工,讓不合格廠商帶著不合格產品進廠施工,最後完成的核電廠,誰敢相信它的品質?
上述事例,不過是原能會所謂「十九個地雷區」中之兩三項,倘若原委會公開全部失誤資料,恐怕只會更加讓人不寒而慄 (失魂) 。
從這些現象,人們必須意識到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核四的安全疑慮和台電人員的倫理危機已經糾結成一個惡性循環,不僅侵蝕國家財政,更不斷堆高核安疑雲。簡單地說,在朝野政黨均插手了核四的喊停、喊建之後,既沒有人能作出「廢核四」的拍板,也沒有人敢拍胸脯保證讓核四運轉;這種處境,使台電陷於一種不進不退的狀態,無奈者只能虛應故事,不肖者則趁機上下其手。
以核四管線胡亂安裝為例,若真是出在「智能不足」,這種管理與專業能力的缺損,已經讓人不可思議。然而,問題若是出在如廉政署所懷疑的是台電主管人員「故意放水」,乃至從中牟利,這樣的倫理危機,已將這座核電廠變成一小撮人吃香喝辣的寄生地。四點五億元的管線發現錯裝,原能會只能對台電處以十到五十萬的罰鍰,台電還要再多花一億元公帑重新安裝。窘迫的國庫,哪填得了這黑洞?更別說,核二廠僅更換六支反應爐底座螺栓,竟以市價十倍的價格花掉一億元去購買,這種凱子爛帳又要向誰算?
核四的命運走到現在,已經是個難產的胎兒;但大家更擔心的是,它產下以後,會不會給台灣帶來難料的災難。夾在這兩難之間,只好拖著不讓它誕生,卻又無法阻止它在子宮中繼續吸走國家的養分。要解決這個大哉問,人們先得問:是不是能接受三千多億公帑付諸流水?如果可以,那麼核四就到此為止,至少不必再往下砸錢。反之,如果不能接受核四作廢,認為它應該運轉,那就請政府和台電給民眾一座安全無虞的電廠,核四要合乎國際認證的安全標準,要淘汰所有智能不足、操守堪虞的員工,讓認真、謹慎、遵守規範的專業人士來操作。絕不能像日本福島核電廠那樣,遇到意外狀況時,高層主管都逃之夭夭。
平心而論,以核四目前的狀況,原能會作為核電廠的監督者,恐怕也是心餘力絀。包括最近安檢查出的十九個地雷區,也是在司法部門偵辦核四管線弊案後,原能會才對此展開追蹤,顯示它無法積極有效地主動防患於未然。而明年起原能會遭「降級」併入科技部後,它的監督地位又更貶一級,核四的問題也將愈發難解。
無論如何,政府應該及早聘請國際核電諮詢團隊,來協助評估及診斷核四目前的健康狀況,逐一解決各項問題,並向國人開誠布公,讓大家知道核四的運轉絕對會以安全無虞為前提。否則,不斷延緩核四的完工,只是增加這個胎兒的難產機率;而若任它在黑幕中降世,恐怕只會讓它變成恐怖的殭屍電廠。
【2012/10/06 聯合報】@
http://udn.com/
連很藍的報老闆都開始擔心自己的都更豪宅了.......
綠的當然也擔心(奇怪耶 螺絲也貪污了嗎?)
原能會將罰台電40萬元 (怒火中燒)
〔記者湯佳玲、高嘉和/台北報導〕核四廠再傳重大安全疏失!一號機反應器廠房用來支撐電氣導管與安全設備的「後裝式埋鈑」螺栓,
因為施工順序不對,幾乎全遭不當截斷,又提不出支撐力的相關驗證文件。原能會將裁罰台電公司四十萬元罰款,並要求全面以超音波檢查整個核四廠內的上萬支後裝式埋鈑螺栓。
後裝式埋鈑就如同要懸掛電視前,得先在牆壁上裝上一塊鈑子,把電視鎖掛在該塊鈑子上,才能牢固。核四工程的埋鈑設計原是預埋式埋鈑,也就是在建廠用混凝土灌漿時,一併將鈑子以預埋方式安裝在牆壁裡面。但因核四廠從設計、採購到施工,經過多次變動,造成許多地方超出原本規劃,只能另加後裝式埋鈑。
一塊後裝式埋鈑大約A4紙張大小,可承受上百公斤重量,依耐重力增加埋鈑數量和厚度,或是將螺栓鎖進牆壁更深處。但是原能會視察核四廠時發現,一號機反應器廠房冷卻海水泵室內的後裝式埋鈑螺栓,幾乎全遭不當截斷,而且螺栓長度不一,有的螺帽竟然還比螺栓高。
原能會核能管制處科長高斌表示,後裝式埋鈑的螺栓有固定長度,正常安裝好的螺栓一眼就可在最上頭看見標示;一旦被截掉,就無法得知螺栓拴進牆壁內有多深,也無法得知螺栓支撐力有多重,且台電提不出安裝的相關檢驗文件,顯見未建立工程檢驗表制度,不符品保程序。
高斌表示,一旦支撐力不足,埋鈑鬆脫,將導致連接熱交換器的管子掉落斷裂,或是訊號線斷裂,恐將導致爐心的熱無法帶走或是訊號錯誤。
原能會核管處處長陳宜彬說明,核四廠普遍有「施工順序不對」的毛病,可能是澆灌完混凝土後再埋鈑,導致埋鈑時螺栓碰到壁內鋼筋,必須截斷,或是買了設備後,發現安裝時位置不對,「白埋了鈑」,螺栓被截掉的支數,更是「多到數不清」!
陳宜彬表示,已要求核四廠對全廠上萬支的後裝式埋鈑螺栓逐一進行超音波檢測,確認長度,並要求台電提出支撐力的相關證明文件。
台電龍門發電廠(核四)副廠長林榮宜表示,收到原能會正式公文後,將立即進行相關改善工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 ... -life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