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員發起一人一信灌爆署長信箱,拒絕學士後養成制,不是為了護士荒而定,那護理人員學貸讀書讀七年,到底算甚麼? 公開活動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頭像
DR.HSU
Angel
Angel
文章: 20167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護理人員發起一人一信灌爆署長信箱,拒絕學士後養成制,不是為了護士荒而定,那護理人員學貸讀書讀七年,到底算甚麼?

文章 DR.HSU »

image 寫:
DR.HSU 寫:
image 寫:
DR.HSU 寫:財訊有甚麼好看的.深度夠嗎?值得一哂?
不知道
不過這本雜誌至少不會出現健保一年花了一千億之類的離譜錯誤 文章也有數據科學根據及植基於事實 不會自己亂推五四三
以前為了投資訂過2年.結果雜誌裡頭的經濟預測與評估.跟後來的實際情況完全背道而馳.從此再也不看這本雜誌.
為了買股票請加入股友社
加入股友社更慘.包輸!

醫療是特殊的範疇.完全用經濟模式或商業行為來套用.恐將是一場災難.[/quote]
醫療在全世界都是產業 完全符合經濟或商業模式的預測

要用脫離經濟常軌的民粹方式去搞 比如:不要在乎薪水跟利潤 醫院跟醫師有醫德最重要 才是人民的大災難

世界上除了炒作跟內線 本來就沒有好賺的股票錢 財訊一年才兩千多元 不是供炒股用的[/quote]
妳已置身於災難之中多年.卻依然渾然不自覺.我只能徒呼負負.
醫療不是產業也不該被視為產業.因為人的生命健康不該被當作商品.
醫德只是一個空泛的名詞.從醫者只須依循醫療該有的常規去救治病患.毋庸掛念是否符合所謂的醫德.

去規範建立一個可以依循的良好的完善的醫療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讓醫師不必煩惱收入不必陷於醫糾的恐懼.醫師所必須做的就只是盡力救治患者.此一良善醫療制度有賴諸多醫界智者長期觀察思考擘劃來完成.

良善的投資人只寄望能從某些財經雜誌獲得一些正確的資訊.無奈地竟然只得到完全相反的預測及評估.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有引人入彀坑殺良善投資人之意圖.

炒股?哈!誰能為之?就憑一個小小醫師?就別笑掉財團大老闆的大牙了.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imag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59129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來自: 集合住宅

Re: 護理人員發起一人一信灌爆署長信箱,拒絕學士後養成制,不是為了護士荒而定,那護理人員學貸讀書讀七年,到底算甚麼?

文章 image »

DR.HSU 寫:
image 寫:
DR.HSU 寫:
image 寫:
DR.HSU 寫:財訊有甚麼好看的.深度夠嗎?值得一哂?
不知道
不過這本雜誌至少不會出現健保一年花了一千億之類的離譜錯誤 文章也有數據科學根據及植基於事實 不會自己亂推五四三
以前為了投資訂過2年.結果雜誌裡頭的經濟預測與評估.跟後來的實際情況完全背道而馳.從此再也不看這本雜誌.
為了買股票請加入股友社
加入股友社更慘.包輸!

醫療是特殊的範疇.完全用經濟模式或商業行為來套用.恐將是一場災難.
醫療在全世界都是產業 完全符合經濟或商業模式的預測

要用脫離經濟常軌的民粹方式去搞 比如:不要在乎薪水跟利潤 醫院跟醫師有醫德最重要 才是人民的大災難

世界上除了炒作跟內線 本來就沒有好賺的股票錢 財訊一年才兩千多元 不是供炒股用的[/quote]
妳已置身於災難之中多年.卻依然渾然不自覺.我只能徒呼負負.
醫療不是產業也不該被視為產業.因為人的生命健康不該被當作商品.
醫德只是一個空泛的名詞.從醫者只須依循醫療該有的常規去救治病患.毋庸掛念是否符合所謂的醫德.

去規範建立一個可以依循的良好的完善的醫療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讓醫師不必煩惱收入不必陷於醫糾的恐懼.醫師所必須做的就只是盡力救治患者.此一良善醫療制度有賴諸多醫界智者長期觀察思考擘劃來完成.

良善的投資人只寄望能從某些財經雜誌獲得一些正確的資訊.無奈地竟然只得到完全相反的預測及評估.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有引人入彀坑殺良善投資人之意圖.

炒股?哈!誰能為之?就憑一個小小醫師?就別笑掉財團大老闆的大牙了.[/quote]
真可惜 您有很棒的成為雙聖的潛質

講求效率 適當的商品化才能有效利用資源 救更多人...依循醫療該有的常規去救治病患 醫師不必煩惱收入不必陷於醫糾的恐懼......很好啊 不過前提是錢要夠!全世界都沒有廉價還品質好的醫療 比如醫糾恐懼 全世界醫師都要面對 差別是有沒有人幫忙付高額醫糾險的錢並分攤防衛性醫療的成本

(對了 "一年一千多億"怎麼來的? (挖鼻孔) )

股票的部分 沒錯 所以請加入股友社 那裏有小醫師跟大咖集炒的機會 不要去看什麼財訊想賺股票錢了 我看這本雜誌都跳過股票詳情的部分(慢著 您該不是看"財訊快報"吧? (爽) )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