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線上的朋友都知道,臺灣人主要戲劇是歌仔戲。何以歌仔戲長久以來一直成為臺灣人的戲劇主軸,是因為歌仔戲都是描述悲哀的劇情,而由悲哀的戲碼中反應出臺灣人數百年來,都是處在悲情的日子。自荷、西、鄭、清、日以及戰後的國府高壓統治,再加上各種的天災人禍,所以臺灣人三百多年來所過的日子就是悲傷歷史,因此只要聽到歌仔戲的苦旦哀怨的唱出了「哭調仔」,無不打動了臺灣婦女的共鳴,眼淚盈眶,與苦旦的「哭調仔」哭成一團。
臺灣的歷史就是一部悲情的歷史,早期臺灣人的祖先唐山過臺灣就是「六死三留一回頭」,也就是有60%的人會死掉,既然臺灣是這麼危險的地方,為何唐山人還要爭先恐後東渡來臺,因為臺灣雖然危險,但在唐山活活餓死還更悲慘。
東渡來臺有60%的人死掉,原因是海難(包括海盜)、瘴癘、械鬥、番害等天災人禍。別的死因且不談,光是瘴癘的死亡就不可計數。清代認為臺灣是化外邊陲之地,各種統計資料一向缺如,直到日治後的1905第一次人口普查,臺灣人的平均壽命才32歲,到二次戰結束後1945也不過48歲而已。我們從1905戶口數據顯示死亡率是千分之30.4,約為現在的4倍。直到1930代的日治已相當現代化且在太平盛世時期,死亡率還是高達21.5,約為今天的3倍。光是死亡的前四大死因:肺炎、腹瀉、寄生蟲、肺結核,就佔去了所有死亡人數的51.2%。這些現在人認為不該死亡的小病,當年的親人卻一個接一個的離開人世,除了無奈就是哀怨悲傷,這是何等悲情的臺灣民族。
民國59年臺視播出的布袋戲黃俊雄製作的《雲州大儒俠》,創下了史無前例的97%收視率,計程車不載客、老師暫停上課、醫師不睡午覺、小吃店暫停營業... ,原因無他,即是四大主角之一的孝女白琴的哀怨角色,引起哀怨臺灣人的共鳴。白琴是藏鏡人之妹,她以俠女身份出現江湖,披麻帶孝,一手拿哭喪棒,另一手持「接引西方」的白幡,邊走邊唱著哀傷的曲調(由西卿主唱):「... 媽媽!... 媽媽喔!讓我找不到妳... 」,每當孝女白琴一出現,聽到她哀怨悲傷的曲子,觀眾個個無不動容感傷,淚水滴滿胸襟。
我記得轟動全臺的《雲州大儒俠》上演了約一年多,引起當局有一個宋姓新聞局長因聽不懂臺語而「賭爛」,下令禁演。大約再過一年多,因敵不過民眾的強烈不滿,再度准許上演,可是規定必須用國語發音,不得使用臺語,可是布袋戲用國語發音,已經失去其原汁原味,不多久就失去觀眾市場而停演了。
可是,臺灣人的哀怨情緒不因《雲州大儒俠》的停演而消失,長久以來的悲情卻投射到殯葬陣頭。民國6-70年開始,殯葬陣頭出現「五子哭墓」或「孝女白琴」,它在殯葬業中翹楚了約30年,儘管有人批評那是低俗、荒謬,敗壞風俗的文化,但臺灣人卻緊緊貼近它,原因是它代償了臺灣人三百年來的悲情的累積。
「哭調仔」即是哭的文化,它是風俗,也是一種「禮」,而臺灣人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中,更把哀傷文化發揚得淋漓盡致。早期的瘴癘高死亡,以及戰後的228、白色恐怖,都反應出臺灣人的自怨自艾,哭泣昇華的悲情民族情結。
【老仙ㄟ講古】「哭調仔」反應臺灣人的悲情 120816
版主: 版主021
-
- 註冊會員
- 文章: 708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
Re: 【老仙ㄟ講古】「哭調仔」反應臺灣人的悲情 120816
老仙ㄟ,俗諺「六死三留一回頭」其意比例應如下
十個人過台灣,平均有六個人會死在風浪裡,三個人渡台成功而留下(但卻不知能否逃過原住民和熱帶傳染病這一關);一個人船才開出去不久,就會因風浪太大而回頭。
海難是六死。
瘴癘、械鬥、番害等天災人禍是在這三留為主。
十個人過台灣,平均有六個人會死在風浪裡,三個人渡台成功而留下(但卻不知能否逃過原住民和熱帶傳染病這一關);一個人船才開出去不久,就會因風浪太大而回頭。
海難是六死。
瘴癘、械鬥、番害等天災人禍是在這三留為主。
-
- 主任秘書
- 文章: 10674
-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1, 2011 3:38 pm
- 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