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ㄟ講古】傳染病流行期的臨時火葬場 120726

大雅老仙ㄟ要講故事囉.不到70歲的會員,建議您趕快拿張椅子進來搶位子聽講.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大雅老仙ㄟ
V3
V3
文章: 33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7, 2011 9:13 pm
擁有感謝: 28 次

【老仙ㄟ講古】傳染病流行期的臨時火葬場 120726

文章 大雅老仙ㄟ »

臺灣人自古以來,對先人的死亡都是用土葬的,遺屬都不同意先人被火葬,他們說,人死了已夠可憐了,又要用火把他再燒死一次,不是更可憐嗎?直到近2-30年來,由於公共墓地面積未擴大,造成公共墓地一穴難求,再加上多數的人都去過中國,看到中國人的死人都是火葬,也不覺有什麼不好,所以現在的臺灣人已不再反對先人用火葬的,據老仙ㄟ估計,目前臺灣的死人約有九成是火葬的。
我記得小時候的昭和十幾年左右,臺中地區好像沒有火葬場(其他地區我不知道),記憶中臺中地區有火葬場好像是在民國5-60年代,才有第一座火葬場設在東海大學對面,目前仍在使用中。近2-30年來因為火葬的死人越來越多,所以新的火葬場一座又一座的蓋起來,據說,目前臺灣的火葬場超過30座。
儘管古早臺灣人不同意先人用火葬的,可是有一種情況非火葬不可,那就是在日治時代,如果因傳染病而死亡,日本政府為了防疫措施,就強制死者一定要用火化,如果家屬拒絕,那是犯法的。
昭和初年,臺灣全島流行一種第一級傳染病,就是傷寒(Typhoid fever‧チブス)。當年傷寒的死亡率約5-60%,那次傷寒流行到昭和14-5年才結束,前後約6-7年,總共死了多少人,因找不到資料,恕無法奉告。
那時候日本政府規定凡是因傷寒而死者,強制要火化,不得私自土葬,違者法辦。可是臺灣沒有那麼多的火葬場,只好由政府興建很多臨時火葬場。這些臨時火葬場都設在小山丘上,周圍有簡單的磚牆圍起來,因設備的關係,只能用木柴燒(大多相思樹),聽說用木柴燒要燒很久才能完成,所以往往死人要排隊等候火化,也聽人說,奄奄一息尚未斷氣者也抬去排隊等候,萬一排到他但他還沒斷氣也一樣要燒掉,我們現在聽起來很殘忍又恐怖,不過為了防疫也不得不爾。
聽說,用木柴燒死人一個要燒好幾個小時,不像現在的火葬場都用高壓電燒到攝氏一、二千度,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燒成灰。目前,臺灣土葬的還有10幾%,在可預見的未來10年,土葬方式可能就會絕跡了。
臺灣人為什麼從前不同意火葬,而現在反而大家都同意火葬,因為臺灣在民國60年代工商社會化之後,大家對原有祖先留下來的慎終追遠思想逐漸淡化,覺得先人用土葬方式,數年後又要撿骨重葬嫌麻煩,二來火葬比土葬費用較便宜,三來墓地難求,修造墳墓及買棺材又貴,才會造成現在的人都同意用火葬。
記憶中,小時候的臨時火葬場設備簡陋,燒死人時一定污染很嚴重,可是也沒有聽說過有附近的人抗議,也許那只是臨時性的,傳染病過後就停用了。不過現在的人都是火葬,火葬場的須要量多,才會到處都有人抗議興建火葬場。他們抗議火葬場的理由是:1. 燒死人排出的戴奧辛及夫喃有毒。2. 空氣中的屍體焚燒味令人作嘔。3. 附近天天有人辦喪事,噪音令人難受。4. 火葬場陰氣重,附近住民排斥。那麼現在的人都是火化,骨灰如何處理?大多數是放在佛寺、公設靈骨塔。現在也開始有人樹葬、海葬、撒在山上.... 等等。也有人認為骨灰是垃圾或可當肥料,不過到目前為止,只是有人這種想,還不敢把先人骨灰當肥料用。
mhc130588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972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02, 2012 10:36 pm

Re: 【老仙ㄟ講古】傳染病流行期的臨時火葬場 120726

文章 mhc130588 »

搶到頭香
TCM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708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

Re: 【老仙ㄟ講古】傳染病流行期的臨時火葬場 120726

文章 TCM »

在中國古代對於,瘟疫的死者或客死異鄉者,火葬也是權宜之策。

中國的葬禮很是精采,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鳥葬)、崖葬、懸棺葬、塔葬、海葬、樹葬、花葬等。漢族為代表葬禮是土葬,在封建朝代,土葬最能表現階級和等級的差別,故夏,殷等朝代都用土葬,《周禮》對土葬有極詳細的規定。
在佛教傳入中國於漢朝後,火葬便有些盛行,然也因政治、法令等因素,致有些朝代下不得合法施行火葬。

建隆三年(962年)三月,宋太祖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續通典·禮典》)

南宋紹興(1158年)戶部侍郎榮儗上言,以為有窮人葬不起,客死他鄉者的後人也難於盡使親屍返里,建議「除豪富士族申嚴禁止外,貧下之民並客旅遠方之人,若有死亡,姑從其便」。宋高宗批准。

元朝規定土著漢人一律土葬(《續通典·禮典》)。

洪武三年(1370年)下令,禁止浙江等處的水葬和火葬,違者治以重罪。

《明律·禮律》規定:「其從尊長遺言將屍燒化及棄置水中,杖一百。」

《明律·刑律·盜賊》則強行規定:「其子孫毀棄(即火葬、水葬)祖父母、父母及奴婢、僱工人毀棄家長死屍者斬。」

《明史·禮志》也規定:「若貧無地者,所在官司擇寬闊閒地為義冢,俾之葬埋。或有宦遊遠方,不能歸葬者,官給力費以昆之。」

明嘉靖《尤溪縣志·地理卷·謠俗》記載,「普通民眾去世,屍體積柴而焚之」。

清代對火葬的禁、開亦甚有趣
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清朝公布「喪葬則例」,官民人等「有願從舊制焚化者,聽之」(《清世祖實錄》卷三十八)。

《大清律》規定:「其從尊長遺言將屍體燒化或置水中,杖一百」;「若私自火葬或水葬父母,按殺人罪論死刑」;「旗人、蒙古喪葬,概不許火化」。

清初江南崑山人顧炎武在《日知錄·火葬》中講:「火葬之俗盛行於江南,自宋時已有之。」

《wiki》在中國的火葬之大略性述記之整理可茲參:
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中國開始出現有火葬,佛教稱荼毗,寺院的焚屍爐又稱為化身窯。教徒併流行把屍體擺成打坐的姿勢後火葬。《高僧傳》記載了許多中外僧徒焚身之事,有的以自焚圓寂,有的死後焚化火葬。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趙匡胤曾詔回;「近代以來,遵用夷法,率多火葬。」,三月,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但火葬仍舊流行,朱熹在《朱子文集》卷一十四《跋向伯元遺戒》說:「自佛法入中國,上自朝廷,下達閭巷,治喪禮者,一用其法。」「荼毗火葬法」在宋代大為流行,例如《水滸》第25回中武大郎和51回中滄州知府的小兒子死後均在棺材內火葬。宋徽宗被俘八年後病死在五國城越里吉(今黑龍江依蘭縣境),據稱是依當地習俗實施火葬。至南宋朝廷仍禁民間火葬,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監登聞鼓院范同上奏,說「方今火葬之慘,日益熾甚」,建議朝廷撥地令貧民葬親。理學興盛之後,火葬逐漸衰落。元朝規定土著漢人一律土葬。

明清之際中國仍禁止火葬,但仍無法完全根除火葬的習俗,據明嘉靖《尤溪縣志·地理卷·謠俗》記載,「普通民眾去逝,屍體積柴而焚之」,吳縣通濟寺設焚化亭,供民間火葬。清初允許火葬,清兵入關前,滿州風俗也是實行火葬,例如努爾哈赤去世後為火化,稱為「寶宮」的骨灰罈葬在福陵,入關後的初期,順治帝、其愛妃董鄂氏以及孝康章皇后也是火葬,但此後開始限制火葬而鼓勵土葬。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清朝頒布喪葬條例。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引《永康縣誌》說浙江永康縣有八弊俗,其一就是火葬(詳細請參見中國殯葬史)。《大清律》後來規定:「其從尊長遺言,將屍體燒化或置水中,杖一百」;「若私自火葬或水葬父母,按殺人罪論死刑」;「旗人、蒙古喪葬,概不許火化」。但清朝的佛教僧尼,一部分信徒,以及寺廟收葬的流浪死者仍然在寺廟裏火葬。另外,瘟疫的死者或客死異鄉者,在不便運靈柩回鄉的情況下,火葬也是權宜之策。

台灣受到儒家、政治、民俗...等影響,因此早期皆以土葬為主,現今接受火葬者眾。

當前中國大陸的火葬比例幾乎接近53%,美國為26%,英國為70%,日本則超過90%。
lotusea
V2
V2
文章: 2436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02, 2008 6:05 pm

Re: 【老仙ㄟ講古】傳染病流行期的臨時火葬場 120726

文章 lotusea »

(jolin)
回覆文章

回到「老仙ㄟ講古論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