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0512
謝炎堯醫師的工作時數(楊斯棓)
2011年 05月12日
拜讀向來尊敬的謝炎堯醫師大作「醫師工作時數的計較」,心中一時激動,不吐不快。
謝醫師說「工作時數不是決定工作負荷的重要因子,職場的溫度、濕度、通風品質和工
作性質才是重要因子」,我認同後半句,但工作時數當然是工作負荷的重要因子,而且
是一個可以粗略量化的指標,環台醫療策略聯盟協會(會員皆是全台各地排名前三名的
區域醫院)三年前委由門諾醫院調查全台15家區域醫院,發現醫護人員工作時數及疲勞
指數遠高於勞工階層,護理長劉明莉說,護理師每人平均照顧病人數,白班8人、小夜11
至12人、大夜15至17人。有些醫學中心用假班表或種種取巧手段來混過評鑑,假稱護士
照顧的床數合乎標準,累死基層第一線護士,講難聽點,如�
G大夜要顧15床,其中一床要急救,其他床要加藥(如抗生素)的時間就得延遲,這不會
嚴重降低醫療品質?講白一點,如果知名飲料連鎖店50嵐的標準作業流程是45秒調出一杯
愛玉冰茶,你只給她5秒,請問你期待她調出什麼?
謝醫師以親身經歷證明夜以繼日的照顧病人至今74歲,身體依然硬朗就稱「我有足夠的理
由批評根據工作時數判定『過勞死』的不當行政作業」,就算這稱得上是一個
expert opinion,以Evidence Pyramid來論,實證醫學證據等級也不過是最低的level 5。
那如果有一個過去身體健康,不菸不酒不泡夜店,夜以繼日照顧病人的實習醫師過世,是
否就可推翻謝醫師所言?
醫病關係逐年惡化
謝醫師或很多醫界大老會以過來人的身分教訓晚輩,但是這些廉頗們沒有感知的是,當他
們年輕站上第一線時,醫病關係沒有如今這麼惡劣,醫病對話絕對沒有「我上網查資料說
……」這樣一段,也沒那麼多同意書好填,為領取保險而住院的病人也沒今天那麼氾濫猖
獗,而這每一點,都是耗費醫師甚多工作時間。
謝醫師看得到的是新聞見報的年輕醫師往生或半殘,還有很多沒見報,因為有的家屬不願
曝光,以我而言,近三年我聽過值班值到中風的女住院醫師,值班後一睡不起的實習醫師
的慘例,謝醫師位高權重,已不須為生計打拼,可否花一年時間走訪全台醫院作個田野調
查,再下定論不遲!
作者為澄清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