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老師 健保中載浮載沉 (王任賢)健保 影響醫學生選科
【聯合報╱施壽全/馬偕醫院副院長(台北市)】
2012.06.26 03:13 am
廿四日防疫學會王任賢理事長對「健保與醫學教育」之相關性的評議,其觀察與台大醫院陳明豐院長相左,似乎也與醫界一般認知不同,幾個論點需予以釐清。
我國幾乎全民納保,大家都是被保險人,都會對健保有感受,何況是日後從醫的醫學生,更容易從各種管道認識健保。有些兼為醫學院老師的醫師上課時或許會對健保抱怨幾句,但醫療核心人員並無必修的健保課程,說老師會強烈影響或誤導學生對健保的了解,與事實悖離甚遠。健保基本上與醫學專業教育的關係不大,但是因為健保制度是醫學生未來就業職埸的遊戲規則,當然會影響其選科意願,以當前五大皆空態勢看,醫學人文與倫理教育是失敗的,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可說是「根爛了」。
齊頭式平等指的是不同資歷或經驗的醫師,處理同一疾病報酬相同。如果此一狀態合理,那麼大飯店牛肉麵賣五百元與路邊攤五十元,豈不有違公平原則?DRG固然有部分撙節支出的效果,但也有漠視專業成就的缺點。
事實上,世事難料,人事更難料,許多疾病病情變化多端,絕難以DRG規範,這才是DRG無法全面推廣的最主要原因。
健保沒有完美的給付制度,「論量計酬」也不例外。不過,王文有點過度渲染其「拚業績」的缺點,恐已侮辱了「視病情需要」才執行診療動作的大多數善良醫師。如果人性真是這麼醜陋的話,國家也可以強制規定醫師「固定薪資」,但如此一來,人性醜陋的另一面就會出現:除非急重症不能不處理,否則病人看病就要等很久很久,因為「醜陋」的醫師會想:反正多做少做都領一樣的錢,何必那麼忙呢?這就是健保制度設計不好需要改善,我們所期待呈現的樣貌嗎?
http://forum.doctorvoice.org/viewtopic.php?f=24&t=7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