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4 00:55 中國時報 【葉子久/北市(心臟內科主任)】
報載某中藥商成藥丹丸中含有馬兜鈴酸成分,可導致腎臟纖維化。受害者是一位中醫師,自認中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天天吞幾粒,補身益氣。這種錯誤觀念,社會積習成弊長久。
台灣大量進口大陸中藥原料,南北氣候不同,同名藥草不同產地,自然是內含成分濃淡不一。中草藥材除部分科學淬取中藥外,大多沒有標示出廠日期,效期及保存方式。藥商購入久置藥庫,是否會定期報廢更新?久置藥材,易受霉菌侵入,是否含有傷肝的毒素?這次出事的中藥商,產品可能是進口藥材雜混「關木通」劇藥。中藥製物,竟缺乏已知禁藥毒物檢驗,缺失很大。
西醫藥部分,也好不了多少。筆者近日碰到數例高血壓用藥過量病例,其中一例是外科門診處方長期高血壓用藥。健保局再不管理,發生內科醫師上石膏,拔指甲的醫療申請,不足為奇。
西藥廠研發了強力高血壓藥後,更搞出二合一,三合一的綜合片劑,讓 開業醫 順利的搞定門診病患的高血壓數值。然而這些強力的綜合片劑,是不應該使用於初診患者身上的。理由很簡單,二合一的可能副作用是雙重,三合一副作用是三重。治療初診高血壓患者,一定要用漸進法,哪有一開始就用上二合一劑型的道理。用藥那麼重,還第一次看診就給藥三個月,患者三月份氣溫十五度看診,到六月份氣溫三十度還是吃一樣分量的藥。六月暑熱流汗脫水,加上藥中含有利尿劑成分,患者很容易就因為長期脫水BUN上昇發生氮血症(也就是早期的尿毒上身)。
在健保福利施醫的情況下,患者被過量施藥的情形,中西醫都差不了多少。
*******************************
開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