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檳榔本來只是一種庶民文化,我連續二天提出來討論後,線上的朋友也參與熱烈的回應,表示吃檳榔與我們醫界息息相關,之所以與我們醫界息息相關,一來它會發生口腔癌,而且是癌症中排名第五位,當然讓我們身為醫師的人表示關切,二來這種癌症是花大錢的毛病,關係到健保醫療費用大餅,當然也值得我們醫界的關心,雖然醫師絕大多數不吃檳榔,但我們卻很關心吃檳榔。
昭和初年的馬朝茂醫師文章中提到臺中、彰化以南的本島人(指漢人)才有吃檳榔習慣,平埔族人看到本島人吃檳榔,他們也學著吃檳榔,我覺得馬醫師的說法可能顛倒說法,應該是平埔族先有吃檳榔的習慣,漢人來了才學他們吃檳榔。我用下列三點來證明我的說法;1、唐山人在原籍(閩、粵)自古以來並沒有吃檳榔習慣,除非他得有瘴癘,才以檳榔當藥治病。近二、三十年來,臺灣人大量去唐山尋根或經商,唐山人也沒有被臺灣人感染吃檳榔習慣,雖然道光版的《漳州府志》有寫到:「漳州人訂婚或結婚禮必須以檳榔為主禮品.... 」,但禮品並不代表大家都有吃檳榔習慣,老仙ㄟ猜想是移民們從臺灣帶回去的「回頭習俗」。2、乾隆版的《臺灣府志》有敘述「兜」的意義,所謂「兜」即是家,家四周圍種有檳榔樹,證明臺南附近的人有吃檳榔習慣,而臺南附近的住民是以西拉雅為主,也就是平埔蕃,在唐山地區稱「家」並不稱為兜(阮兜=我家)。昭和初年馬朝茂醫師寫這篇文章時,大多數平埔族已漢化,不願意當蕃,都以本島人自居,所以才讓馬醫師誤以為吃檳榔是本島人的文化。3、吃檳榔不僅西拉雅族,同時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等所謂生蕃也有吃檳榔習慣,而當年漢人是不與生蕃接觸,不可能把吃檳榔文化傳給他們。
我們健保開辦始於民國84年,那年口腔癌是所有癌症排名第七位,我認為未來可能會影響到醫療費大餅,所以我在民國87年特地跑到同為南島語族的南太平諸島國做檳榔文化的研究。我到過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萬那杜、飛濟、大溪地、薩摩亞... 等包括Melanesia及Polynesia地區做田調,發現他們與臺灣原住民同樣有吃檳榔習慣,吃的方法與臺灣原住民大同小異,檳榔的發音也接近,檳榔一樣配石灰、柑仔蜜、荖花、荖葉等,只是他們的檳榔1個約臺灣的3個大,所以他們把菁仔有纖維部分的外層咬掉,只吃菁仔的中心部分。
他們好像幾乎沒有口腔癌,我猜測可能的原因:1、他們只吃檳榔中心部分,這部分沒有纖維,不會刺傷口腔粘膜。2、他們醫療落後,口腔癌不被發現。3、他們多數死於糖尿病,而且平均壽命低,還未達癌症年齡就死亡。
我從那些島國回來後,把我的田調情形連載在《臺灣日報》,獲得許多讀者的回響。民國90年我也應韓國規模最大的延世大學之邀請,前往該校做專題演講,題目是<南島語族與檳榔文化>,也獲得熱烈討論。
本文我所要表達是檳榔文化與南島語族有絕對的關係,這是所有相關學者專家們的共識,我的意思並非反駁馬醫師的說法與他的統計數據,而是兩者相差80年,科學的東西是隨時代在變的,馬醫師那個年代,他的說法也許是對的。
【老仙ㄟ講古】又再談吃檳榔 120607
版主: 版主021
Re: 【老仙ㄟ講古】又再談吃檳榔 120607
台南前一陣子淹大水,偶有一位賣檳榔的小姐說她下大雨那天,
想說雨下那麼大那麼久,應該沒顧客上門,就關門休息一天.
沒想到,在家休息卻被一通通電話催說要買檳榔.
偶問她,奇怪椰~為什麼大家非吃妳的檳榔?為什麼妳生意那麼好?
妳是不是有加甚麼秘方?安A嗎?
她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有加一點點啦!
想說雨下那麼大那麼久,應該沒顧客上門,就關門休息一天.
沒想到,在家休息卻被一通通電話催說要買檳榔.
偶問她,奇怪椰~為什麼大家非吃妳的檳榔?為什麼妳生意那麼好?
妳是不是有加甚麼秘方?安A嗎?
她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有加一點點啦!
人民失去生命,政府失去民心
Re: 【老仙ㄟ講古】又再談吃檳榔 120607
很多人吃檳榔都說是為了提神514 寫:台南前一陣子淹大水,偶有一位賣檳榔的小姐說她下大雨那天,
想說雨下那麼大那麼久,應該沒顧客上門,就關門休息一天.
沒想到,在家休息卻被一通通電話催說要買檳榔.
偶問她,奇怪椰~為什麼大家非吃妳的檳榔?為什麼妳生意那麼好?
妳是不是有加甚麼秘方?安A嗎?
她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有加一點點啦!
如果真有加這一味
可能效果更好
但是沒吃可能就凍袂條
-
- 註冊會員
- 文章: 708
-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8, 2007 12:36 am
Re: 【老仙ㄟ講古】又再談吃檳榔 120607
漢人很早便已出現嚼食檳榔的文化,並非是來台後才受平埔族之影響而出現嚼食檳榔。可逕參林富士教授等的文章及其講座,甚者可再進行更深入相關的考證。大雅老仙ㄟ 寫:吃檳榔本來只是一種庶民文化,我連續二天提出來討論後,線上的朋友也參與熱烈的回應,表示吃檳榔與我們醫界息息相關,之所以與我們醫界息息相關,一來它會發生口腔癌,而且是癌症中排名第五位,當然讓我們身為醫師的人表示關切,二來這種癌症是花大錢的毛病,關係到健保醫療費用大餅,當然也值得我們醫界的關心,雖然醫師絕大多數不吃檳榔,但我們卻很關心吃檳榔。
昭和初年的馬朝茂醫師文章中提到臺中、彰化以南的本島人(指漢人)才有吃檳榔習慣,平埔族人看到本島人吃檳榔,他們也學著吃檳榔,我覺得馬醫師的說法可能顛倒說法,應該是平埔族先有吃檳榔的習慣,漢人來了才學他們吃檳榔。我用下列三點來證明我的說法;1、唐山人在原籍(閩、粵)自古以來並沒有吃檳榔習慣,除非他得有瘴癘,才以檳榔當藥治病。近二、三十年來,臺灣人大量去唐山尋根或經商,唐山人也沒有被臺灣人感染吃檳榔習慣,雖然道光版的《漳州府志》有寫到:「漳州人訂婚或結婚禮必須以檳榔為主禮品.... 」,但禮品並不代表大家都有吃檳榔習慣,老仙ㄟ猜想是移民們從臺灣帶回去的「回頭習俗」。2、乾隆版的《臺灣府志》有敘述「兜」的意義,所謂「兜」即是家,家四周圍種有檳榔樹,證明臺南附近的人有吃檳榔習慣,而臺南附近的住民是以西拉雅為主,也就是平埔蕃,在唐山地區稱「家」並不稱為兜(阮兜=我家)。昭和初年馬朝茂醫師寫這篇文章時,大多數平埔族已漢化,不願意當蕃,都以本島人自居,所以才讓馬醫師誤以為吃檳榔是本島人的文化。3、吃檳榔不僅西拉雅族,同時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等所謂生蕃也有吃檳榔習慣,而當年漢人是不與生蕃接觸,不可能把吃檳榔文化傳給他們。
我們健保開辦始於民國84年,那年口腔癌是所有癌症排名第七位,我認為未來可能會影響到醫療費大餅,所以我在民國87年特地跑到同為南島語族的南太平諸島國做檳榔文化的研究。我到過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萬那杜、飛濟、大溪地、薩摩亞... 等包括Melanesia及Polynesia地區做田調,發現他們與臺灣原住民同樣有吃檳榔習慣,吃的方法與臺灣原住民大同小異,檳榔的發音也接近,檳榔一樣配石灰、柑仔蜜、荖花、荖葉等,只是他們的檳榔1個約臺灣的3個大,所以他們把菁仔有纖維部分的外層咬掉,只吃菁仔的中心部分。
他們好像幾乎沒有口腔癌,我猜測可能的原因:1、他們只吃檳榔中心部分,這部分沒有纖維,不會刺傷口腔粘膜。2、他們醫療落後,口腔癌不被發現。3、他們多數死於糖尿病,而且平均壽命低,還未達癌症年齡就死亡。
我從那些島國回來後,把我的田調情形連載在《臺灣日報》,獲得許多讀者的回響。民國90年我也應韓國規模最大的延世大學之邀請,前往該校做專題演講,題目是<南島語族與檳榔文化>,也獲得熱烈討論。
本文我所要表達是檳榔文化與南島語族有絕對的關係,這是所有相關學者專家們的共識,我的意思並非反駁馬醫師的說法與他的統計數據,而是兩者相差80年,科學的東西是隨時代在變的,馬醫師那個年代,他的說法也許是對的。
講題:檳榔與佛教
講者:林富士教授
http://www.cciv.cityu.edu.hk/content.ph ... lin_fushih
晉‧朝嵇含《南方草木狀》
高十餘丈,皮似青桐,節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條直亭亭,千萬若一。森秀無柯,端頂有葉,葉似甘蕉,條哆開破。仰望眇眇,如插叢蕉於竹杪,風至獨動,似舉羽扇以掃天。葉下係數房,房綴數十果,實大如桃李,又生棘重累其下,所以禦衛其實也。味苦澀;剝其皮,鬻其膚,熟而貫之,堅如幹棗,以扶留藤、古賁灰並食,則滑美,下氣消穀。出林邑,彼人以爲貴,婚族客必先進,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
-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31718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20, 2006 5:19 pm
- 來自: 歡婆鄉
-
- CR
- 文章: 646
-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19, 2011 6:51 am
Re: 【老仙ㄟ講古】又再談吃檳榔 120607
難不成秘方就是安非他命?hsu 寫:很多人吃檳榔都說是為了提神514 寫:台南前一陣子淹大水,偶有一位賣檳榔的小姐說她下大雨那天,
想說雨下那麼大那麼久,應該沒顧客上門,就關門休息一天.
沒想到,在家休息卻被一通通電話催說要買檳榔.
偶問她,奇怪椰~為什麼大家非吃妳的檳榔?為什麼妳生意那麼好?
妳是不是有加甚麼秘方?安A嗎?
她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有加一點點啦!
如果真有加這一味
可能效果更好
但是沒吃可能就凍袂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