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罪推定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頭像
草帽小子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文章: 8099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6, 2008 9:18 pm
來自: 南部
表達感謝: 2 次

什麼是無罪推定

文章 草帽小子 »

最高院回應:統一見解 沒有錯
-字
+字
作者: 林偉信╱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6月5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林偉信╱台北報導】
最高法院四日有史以來,首次被檢察官,跑到門口靜坐、嗆聲,對此,最高法院罕見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回應,刑事庭決議,是為統一法律見解,並沒有錯。同時也回嗆檢察官,以一人靜坐,眾人間隔致意的「脫法」方式,進行抗議,形同教導民眾如何規避集會遊行法,「對吳巡龍檢察官的行為,深表遺憾!」
昨天中午,檢察官抗議活動一結束,最高法院隨即發出聲明稿,以罕見嚴厲的口氣,批評這次靜坐活動是脫法行為,「教壞民眾」。並抨擊檢察官是行使檢察權的國家官員,提出證據來證明被告犯罪,是檢察官應盡的責任,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
在審判中,檢察官與被告是對等的當事人,法官則是中立的裁判者。檢察官如果認為被告有罪,應提出證據,法官審酌證據,如有罪證據已經足夠,就依法定罪;證據不足時,法官本於「無罪推定」原則,應判被告無罪,這是法治國原則的基本內涵。
最高法院指出,基於「武器平等」原則,檢察官有指揮警調機關調查證據的公權力作後盾,被告相較孤立無援,法院沒有理由在檢察官舉證不足時,為檢察官「補位」,接續檢察官應盡的責任,調查不利被告的證據,以符合兩公約保障人權的精神,落實無罪推定原則、檢察官舉證責任的規定。
最高法院強調,在目前憲政架構下,該院刑事庭法官,為統一法律見解,有權做出決議。部分檢察官未能體會決議的意旨,以及人權保障的時代潮流,對不同的法律見解,不依法定程序表達意見,反而以靜坐的脫法方式,來進行抗議,最高法院「至表遺憾」。
1984:
當記憶已經靠不住,書面記錄也經過偽造,
到這個時候,
黨宣稱他們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也只能相信了。
X-MAN
部長級
部長級
文章: 7012
註冊時間: 週六 9月 09, 2006 5:11 pm

Re: 什麼是無罪推定

文章 X-MAN »

第 154 條 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
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 ... e=C0010001
推定是指法律明文規定,符合一定構成要件時,為了避免舉證困擾,先賦予某種效果,但容許當事人舉證推翻者。例如當事人雙方就契約的必要之點意思表示合致,則推定契約成立,不過當事人仍然可以舉證主張契約並未成立。

和推定應與區別者為視為,是指法律明文規定,符合一定構成要件時,擬制發生一定效果,並且不容許當事人舉證推翻者。例如法律行為經撤銷者,視為自始無效,此時當事人即不得就契約是否有效爭執。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E%A8% ... 6%E7%82%BA
jeffery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6332
註冊時間: 週一 7月 10, 2006 12:59 pm
來自: tainan

Re: 什麼是無罪推定

文章 jeffery »

草帽小子 寫:最高院回應:統一見解 沒有錯
-字
+字
作者: 林偉信╱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6月5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林偉信╱台北報導】
最高法院四日有史以來,首次被檢察官,跑到門口靜坐、嗆聲,對此,最高法院罕見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回應,刑事庭決議,是為統一法律見解,並沒有錯。同時也回嗆檢察官,以一人靜坐,眾人間隔致意的「脫法」方式,進行抗議,形同教導民眾如何規避集會遊行法,「對吳巡龍檢察官的行為,深表遺憾!」
昨天中午,檢察官抗議活動一結束,最高法院隨即發出聲明稿,以罕見嚴厲的口氣,批評這次靜坐活動是脫法行為,「教壞民眾」。並抨擊檢察官是行使檢察權的國家官員,提出證據來證明被告犯罪,是檢察官應盡的責任,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
在審判中,檢察官與被告是對等的當事人,法官則是中立的裁判者。檢察官如果認為被告有罪,應提出證據,法官審酌證據,如有罪證據已經足夠,就依法定罪;證據不足時,法官本於「無罪推定」原則,應判被告無罪,這是法治國原則的基本內涵。
最高法院指出,基於「武器平等」原則,檢察官有指揮警調機關調查證據的公權力作後盾,被告相較孤立無援,法院沒有理由在檢察官舉證不足時,為檢察官「補位」,接續檢察官應盡的責任,調查不利被告的證據,以符合兩公約保障人權的精神,落實無罪推定原則、檢察官舉證責任的規定。
最高法院強調,在目前憲政架構下,該院刑事庭法官,為統一法律見解,有權做出決議。部分檢察官未能體會決議的意旨,以及人權保障的時代潮流,對不同的法律見解,不依法定程序表達意見,反而以靜坐的脫法方式,來進行抗議,最高法院「至表遺憾」。
(GOODJOB)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