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 ... ealth1.htm
2012-3-27
老醫師被控涉不當使用類固醇 病患爆肥爆瘦 甚至死亡?
▲聯合稽查小組從診所垃圾桶翻出綠色標籤、且使用期限到「2011年6月11日」的類固醇「的剎美剎松」空瓶。(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衛生局初步稽查發現,老醫師秦士文開的是一人診所,是當年國家輔導轉業,俗稱「總統牌」的役醫。(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衛生局官員昨天前往82歲老醫師秦士文(右)的診所,調閱被害人的病歷資料及相關可疑藥物的進貨單據等,發現老醫師有病歷登載不實等涉嫌偽造文書和詐欺的行為。(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
新竹縣非科班出身、俗稱「總統牌」的82歲老醫師秦士文,被控涉嫌不當使用類固醇,致患者引發猛爆性肝炎,造成一死,還有人爆瘦、爆肥、四肢無力、呼吸衰竭等。同樣受害的芎林鄉鄉長莊雲嬌之夫劉世雄也一度昏迷,幸及時救回一命。
縣府聯合稽查小組昨天發現該醫師病歷上用藥登載不實,已涉嫌偽造文書和詐欺,將轉交警方處理。
醫生稱2cc以下不會致命
秦士文昨天坦承自己未依實際用藥登載在患者病歷上。但他強調,因所買的「的剎美剎松」類固醇已過期,去年10月催促廠商回收沒下文後就不再使用,改用「安西諾隆」等3種普通消炎、鎮痛藥劑替患者注射治療,每次注射都在2CC以下,不可能造成人命損害。
稽查小組調查指出,位於竹北市鳳岡路上的「宏信診所」是一人診所,從看診、注射、拿藥,統統由秦士文一人包辦,每次看診收費150元就打兩針。
稽查小組表示,民國50-60年代,國內醫學院尚不多,基於民眾看診需求,由國家輔導部隊的軍醫或醫護兵,直接通過考試院考試即發給醫生執照,坊間稱為「總統牌」醫師。涉案的秦士文就是66年間取得醫師證書,開業已約30年。
陳情者起先不知老醫師打的兩針是類固醇,後來有人突然爆瘦、爆肥、四肢無力、呼吸衰竭等,感覺有異,便從診所垃圾桶偷取走針劑空瓶,送交地方醫師「分析」才知嚴重性。
芎林鄉民范揚揚說,其妻謝秀蘭是B肝帶原者,今年農曆年前後,經人介紹去看診,施打兩針後感覺全身倦怠,3月5日因渾身不舒服掛急診,7日突然轉為猛爆性肝炎,14日就不幸往生。事後聽別的醫生說,肝不好的人,使用過量類固醇,因無法代謝反而可能引發猛爆性肝炎。
范揚揚說,不敢斷言妻子的死和秦士文的治療有絕對關係,但希望有關單位查清楚,讓老醫師不要再害人。
疑有十人受害
芎林鄉鄉長莊雲嬌聽聞後,驚覺其夫劉世雄去年底也曾去看診打了4針,不久後劉世雄就輕微腦中風,2月還一度肝昏迷,緊急搶救才挽回一命。她自己也因手痛去就診,打針後出現爆瘦和月亮臉等問題。她認為茲事體大,遂責成政風室訪查,發現竟有10名鄉親疑似受害,因此請縣府展開調查。
病歷上用藥登載不實
稽查小組除訪談醫師,調閱患者病歷資料,並帶走診所藥劑進貨單據等資料。初步調查發現,其對病歷有登載不實的行為,除違反醫師法、醫療法,另也有觸犯偽造文書、詐欺之嫌,是否撤照或勒令歇業?將視情節移送醫事懲戒委員會處理,同時呼籲民眾應多注意醫療用藥安全。
老醫師被控涉不當使用類固醇 病患爆肥爆瘦 甚至死亡?
版主: 版主021
-
- 註冊會員
- 文章: 972
-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02, 2012 10:36 pm
-
- 副院長級
- 文章: 12435
-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9:27 pm
Re: 老醫師被控涉不當使用類固醇 病患爆肥爆瘦 甚至死亡?
〈小辭典〉類固醇 靠肝臟代謝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 ... lth1-2.htm
以免 cartilage breakdown).
但病人一聽到要"打類固醇"就有疑慮了, 可能把兩種治療方式搞混了, 有時要解釋很久.
對關節內打類固醇, 但是這篇文章是prolotherapy的期刊, 所謂 prolotherapy 就是一種增生療法, 就是
打一些 "non-pharmacological and non-active irritant solution" 到身體部位, 主要是肌腱, 韌帶, 來
治療一些病痛. 參考這邊 :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lotherapy 所以它會反對打類固醇也是
有"學術立場"的吧...)
另外新聞中說的 "其中還必須搭配一比一的止痛藥,不完全是類固醇,以確保患者一天就能代謝掉"
不曉得道理何在? 搭配一比一的止痛藥就能讓類固醇於一天內代謝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 ... lth1-2.htm
對於 OA, 口服或 IV 的 steroid 當然不建議, 但局部或關節內注射是沒問題的 (但也不能太常打,新竹縣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任楊迪山說,類固醇因靠肝臟代謝,有太多的副作用,目前醫界骨科幾乎都不再用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或關節疼痛。他在面對肌膜發炎且經藥物治療都無效下,實在逼不得已才會使用,使用的劑量則控制在0.5CC以下,其中還必須搭配一比一的止痛藥,不完全是類固醇,以確保患者一天就能代謝掉。
楊迪山也強調,即便是前述的用量,除非患者整體身體狀況經過評估,且病情已到了非不得已要再追加一針的地步,否則他絕不輕易追加,就算真的非得追加不可,也會間隔2到3週才施打。
楊迪山說,目前只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或是僵直性脊椎炎等,才會以長期口服的方式,合併使用類固醇及止痛藥進行治療。
以免 cartilage breakdown).
但病人一聽到要"打類固醇"就有疑慮了, 可能把兩種治療方式搞混了, 有時要解釋很久.
雖然有以上建議, 但還是要小心 cartilage damage 的問題:美國骨科醫學會臨床指引 寫: 建議 15
我們建議給有症狀的膝退化性關節炎病人關節內注射皮質類固醇, 以使疼痛和功能獲得一段短時間的改善.
證據級別: II
推薦等級: B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寫: It is generally recommended, although not well supported by
published data, that injection of corticosteroids in a given joint
not be performed more than three to four times in a given year
because of concern about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progressive cartilage damage through repeated injection
in the weight-bearing joints.
(以上兩段出處 : http://journalofprolotherapy.com/free_i ... tilage.pdf, 這篇文章很反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throscopy, Knee Surgery & Orthopaedic Sports Medicine 寫: Although an extremely useful technique, the intermittent use of
intrarticular cortisone should be deployed with caution.
The potential risks of provoking hyaline cartilage
degeneration, the hazards as they relate to joint infection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cortisone should be fully discussed
and disclosed to the patient.
對關節內打類固醇, 但是這篇文章是prolotherapy的期刊, 所謂 prolotherapy 就是一種增生療法, 就是
打一些 "non-pharmacological and non-active irritant solution" 到身體部位, 主要是肌腱, 韌帶, 來
治療一些病痛. 參考這邊 :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lotherapy 所以它會反對打類固醇也是
有"學術立場"的吧...)
另外新聞中說的 "其中還必須搭配一比一的止痛藥,不完全是類固醇,以確保患者一天就能代謝掉"
不曉得道理何在? 搭配一比一的止痛藥就能讓類固醇於一天內代謝掉?
-
- V2
- 文章: 2298
- 註冊時間: 週六 11月 04, 2006 5:55 pm
- 來自: Crazy Island
- 表達感謝: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