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sunny1321
R2
R2
文章: 282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6, 2009 2:17 am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sunny1321 »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20321
家屬不顧病患 護士氣到命危
2012年 03月21日 【曾雪蒨╱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三十五歲林姓護士,周日清晨值大夜班時,疑因勸說患者家屬不應沉迷網咖、把患者丟在病房卻遭反嗆,她氣不過跟同事抱怨,說到一半竟昏倒,急救後確定腦幹出血命危。院方指她有高血壓病史,平時服務熱心、具正義感,還進修攻讀碩士學位,是很上進的資深護士,醫院將全力搶救。

突然腦幹出血
中國附醫員工投訴《蘋果》,指該護士當天值大夜班,因看不慣患者家屬深夜沉迷網咖,任由病父在病房,勸家屬多陪患者,卻被家屬嫌太嘮叨,雙方一度起口角,事後護士不平地跟同事述說時,竟突然昏迷,經檢查發現是腦幹出血,病況危急。
員工認為該護士工作時數過長,過勞導致她腦出血命危,痛批醫院是「血汗醫院」,醫院護理人員不過是醫院的「高級傭人」;中國附醫主祕吳錫金則澄清,該護士有高血壓病史,發病前一天才剛休假,不可能因超時加班過勞腦出血。

將查是否超時
彰濱秀傳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大羽認為,「情緒激動與過度勞累,都可能讓高血壓患者血壓衝高,造成腦出血危險,平時除按時服藥,也應避免熬夜並控制情緒。」中市勞工局長賴淑惠說:「將派員了解該院是否有護士超時工作情況」,她也提醒,「工時與疾病是否有直接相關,家屬可申請職業科醫師協助認定。」
TC
副院長級
副院長級
文章: 12435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9:27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TC »

法官會判家屬賠護士 3000 萬嗎?
flankkimo
V3
V3
文章: 3019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3, 2011 7:33 am
表達感謝: 4 次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flankkimo »

業務過失(沉迷網咖)導致傷害(害護士腦出血)
家屬應賠護士
albarto1688
V2
V2
文章: 2298
註冊時間: 週六 11月 04, 2006 5:55 pm
來自: Crazy Island
表達感謝: 1 次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albarto1688 »

TC 寫:法官會判家屬賠護士 3000 萬嗎?
(挖鼻孔)
brian1968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74386
註冊時間: 週一 5月 31, 2010 4:51 pm
來自: 食在不安心的地方
表達感謝: 28 次
擁有感謝: 27 次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brian1968 »

腦幹就 (怕怕) (怕怕) (怕怕)
台灣最大黨
反對共產黨
sblim1221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27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20, 2010 4:50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sblim1221 »

中國附醫主祕吳錫金則澄清,該護士有高血壓病史,發病前一天才剛休假,不可能因超時加班過勞腦出血。


好熟悉的說辭!官方的說法都一樣的!
Judy May
CR
CR
文章: 749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4, 2008 9:06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Judy May »

sunny1321 寫: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20321
家屬不顧病患 護士氣到命危
2012年 03月21日 【曾雪蒨╱台中報導】
中國附醫主祕吳錫金則澄清,該護士有高血壓病史,發病前一天才剛休假,不可能因超時加班過勞腦出血。
發病前一天休假,並不能作為超時加班過勞腦出血的除外原因.
有高血壓病史,也不能逕予認定係個人因素.
工作壓力常常不會逢一天假日就消失一天.
kwojohn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9993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30, 2010 1:27 am
擁有感謝: 1 次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kwojohn »

奇怪新聞一面倒

沒有人去追究那位沉迷網咖的no smile家屬...
yenzoo
Intern
Intern
文章: 1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06, 2012 10:53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yenzoo »

有休息過1天 , 第2天就不會過勞死? evidence base 不知道是從哪來的
YSL
V1
V1
文章: 1130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05, 2009 12:47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YSL »

TC 寫:法官會判家屬賠護士 3000 萬嗎?
當然不會
法官會判醫院賠護士 3000 萬
YSL
V1
V1
文章: 1130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05, 2009 12:47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YSL »

sunny1321 寫: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20321
家屬不顧病患 護士氣到命危
......
員工認為該護士工作時數過長,過勞導致她腦出血命危,痛批醫院是「血汗醫院」,醫院護理人員不過是醫院的「高級傭人」;中國附醫主祕吳錫金則澄清,該護士有高血壓病史,發病前一天才剛休假,不可能因超時加班過勞腦出血。
員工認為網咖家屬沒錯,是醫院的錯
醫院護理人員不過是醫院的「高級傭人」,那醫師是???咧
(咦)
頭像
DR.HSU
Angel
Angel
文章: 20167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DR.HSU »

醫師是醫療加工廠的小小工頭.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頭像
鳴人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3374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1, 2007 10:04 am
來自: 木葉忍者村
擁有感謝: 1 次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鳴人 »

DR.HSU 寫:醫師是醫療加工廠的小小工頭.
是生產線的作業員...
主任才是工頭
卡卡西老師說:
果然是意外性第一的忍者啊!
頭像
DR.HSU
Angel
Angel
文章: 20167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DR.HSU »

病家對醫護不尊重.醫護對醫療的熱情勢必會被逐漸澆熄.結果還是病患吃虧.

就像學校老師.甚麼事家長都要怪老師要告老師.結果就是放牛吃草.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頭像
DR.HSU
Angel
Angel
文章: 20167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08, 2006 8:45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DR.HSU »

鳴人 寫:
DR.HSU 寫:醫師是醫療加工廠的小小工頭.
是生產線的作業員...
主任才是工頭
主治醫師是小工頭.管護士及住院醫師.主任是大工頭.醫師院長是廠長.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
gary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7286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04, 2007 5:19 pm

Re: 家屬迷網咖 不顧病患 中國醫大護士 氣到腦幹出血命危

文章 gary »

這位護士太認真了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