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王國位於太平洋之西,建國於三百多年前,因為國名類似,又都是南島民族人的國家,猜想他與南太平洋東加王國是兄弟之邦吧,不!是祖孫之邦,因為他們建國相差三百年。
東寧王國的首都設在東都又名東京,他的開國王是國姓爺,他原名叫鄭成功。東京並不是日本首都的東京,日本的東京只有一百多年歷史,但是我們這次去玩的東京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這個東京的由來是因為他是東寧國的京城,所以閩粵人都叫它東京。我們常有一句諺語;「沉東京‧浮福建」,諺語的來源是東寧國被清國消滅,清國把它改為福建省的臺灣府,東京被消滅叫沉東京,福建多了一個府,故叫浮福建。
東寧國王國聖爺因不好意思馬上稱國,所以奉明國寧靜王(遼王之子)為正朔,其實是他自己想建國,就像三百年之後,有一個浙江人蔣介石在同一地方稱王,也奉中華民國為正朔,事實上他是「愛食擱毋敢講」啦。
我們這次去東寧國目的是参觀寧靜王府。王府被清國施琅領臺後,施琅把它佔為己有,後來有人向康熙帝檢舉他要稱王,他怕被殺頭,立刻搬出王府,並把它改為大天后宮,供奉媽祖林默娘為主神。寧靜王有五個妃也隨夫自殺身亡,清國就在府後設立五妃廟。
寧靜王府內還供奉許多神,如三寶佛、觀世音佛、天后之父母…,以後有機會再陸續介紹。
翌日,我們去做東寧國民族文化田調,也就是西拉雅族(Silaya),我們去了山上、玉井、新化、左鎮、南化等地西拉雅族較集中的地方訪問,也去了解他們的信仰中心—公廨,公廨供奉他們的祖靈,又稱矸仔佛,他們供品以檳榔為主,如同漢人的三牲或五牲的重視,他們古時以椰子殼盛水供奉祖靈,荷蘭人來了之後,也傳入玻璃瓶,後來盛水改用玻璃瓶,故稱矸仔佛。
其實矸仔佛正確說法是阿立祖,也叫太上老君,每年年尾有夜祭,有團體祭拜及牽曲,現在不是祭典節慶季節,我們只去田調而已。
他們在荷蘭統治時期,有設國民教育,也就是以他們的母語用荷蘭字母書寫,稱為新港文,聽說現在懂新港文的人已快凋零光,主要原因是他們深度的漢化,漢化是因漢番通婚而來,所以現在他們已無法再走回頭路,已變成道地的漢人,因為光復後,國府已不像日本政府承認他們是平埔族,詳細田調結果希望以後有機會在線上發表。


